直播间里,容貌姣好的女主播正在和观众互动,不时表示自己就要输了,希望观众能多多打赏。王某看着手机上心仪的女主播不断发来的微信,想着对方给出的赢了这场和其他女主播的比赛就能“奔现”(指网恋双方开始线下约会)的承诺,一咬牙,又充值了1.2万元,兑换了12万在直播间内使用的货币“钻石”。然而,王某支持的女主播“珊珊”还是输掉了比赛。
在这个名为“环娱TV”的直播平台上,类似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王某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一场平台与直播公会合谋策划的骗局。当他在用1比10的比例把人民币兑换成“钻石”时,直播公会安排的“托”,正通过平台提供的专用账户,以1:10万的比例兑换“钻石”。悬殊的兑换比例,既能刺激观众继续打赏,又能控制比赛结果,让观众支持的女主播持续输掉比赛。
但是,平台与直播公会这样的行为也已涉嫌违法。近日,“环娱TV”背后的公司,以及入驻的30多家直播公会共15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在网络直播和打赏越来越流行的当下,这也给所有平台提了个醒,类似的“小聪明”不可取。
用情感话术诱骗受害人充值
今年3月,年近四旬的王某通过“探探”软件认识了一位女子,没过多久,该女子就把自己的闺蜜珊珊介绍给了王某。王某和珊珊越聊越投机,两人逐渐发展成十分暧昧的关系。这时,王某得知珊珊现在是一位女主播,经常要和其他女主播进行PK赛,获胜后才能获得奖励。珊珊告诉王某,如果自己赢了比赛,就能和他线下约会了。
应珊珊的邀请,王某注册并登录了“环娱TV”,果然在说好的时间,见到了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出现在直播间。这边还在直播,王某就已经收到了珊珊发来的信息,要求他快点送些礼物表示支持。珊珊还表示,自己是把手机藏在直播镜头之外,偷偷向他求助。此时,直播间中还有10人左右正在观看,王某端详片刻,发现直播间设有多种不同价格的礼物,最便宜的“棒棒糖”需要10“钻石”兑换,相当于人民币1元,最贵的“幸福摩天轮”则需要13万“钻石”,相当于人民币1.3万元。
“键盘手”和受害人之间的聊天记录,以及受害人的充值记录
见直播间中其他人也在不断给珊珊送礼物,但还是落后于珊珊的竞争对手,王某便也充了值,疯狂给珊珊“打赏”。然而,在王某观看的数场直播中,珊珊无一例外都输掉了比赛,“奔现”的承诺也就一直没能兑现。到了4月下旬,王某已经累计充值2.9万元,都花在了珊珊的直播间里,但他却突然和珊珊失去了联系。直到民警联系王某,他才知道珊珊所在的直播公会因涉嫌诈骗罪已全部被民警抓获了。
在网络直播这个行业中,直播公会相当于主播的经纪公司,一个直播平台上,往往有多个公会入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网店和电商平台。珊珊所在的这个直播公会仅有她一名女主播,却有多名男性“键盘手”。平时,这些“键盘手”的任务就是顶着美女头像,在各个社交软件上,扮演事先设定好的人设,打着“谈恋爱”的名号与其他男性聊天。事实上,这些聊天内容不过都是一些情感诈骗话术,民警从这些公会所在地搜出了大量“情感交换话术”“撩汉日常话术”“如何撩小哥哥”等大量剧本。
诈骗团伙使用的其中一套“话术”
等到时机成熟,“键盘手”就会抛出女主播的身份,告诉受害人公会要求自己参加PK赛,完成一定的指标,输了就会受到处罚等理由,诱骗这些男性到直播间观看、打赏。为了能更好地刺激他们,“键盘手”有时还会以“赢了就能线下见面”为诱惑。为了防止直播时露馅,公会要求女主播的手机或双手不能同时出现在镜头前,这样一来就能一边直播,一边让“键盘手”继续和受害人聊天,让每个受害人产生女主播是在和他们私聊的错觉。
用不同充值比例让受害人永远赢不了
在这起案件中,不仅入驻直播平台的30多家公会被逮捕,平台本身的经营公司也被“一锅端”。问题出在了平台给公会设置的“后门”上。
“有些公会只有一位女主播,想搞PK的话就得向其他公会借女主播。这时候他们就会事先商量好输赢,比如说答应了线下见面的那方就不能赢。”承办此案的浦东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杨晓波说,为了能稳定操控输赢,平台会向所有公会提供一个专用的充值账号,通过该账号,公会可以用1:1万的比例兑换“钻石”。如果算上事后平台把90%的充值金额返还给公会,公会实际的兑换比例达到了1:10万。也就是说,受害人需要花1.3万元才能送出一个的“幸福摩天轮”,公会只需花1.3元即可。
在相差万倍的充值比例下,受害人如何能赢?这样一个隐藏设置,也是“环娱TV”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和留住大量直播公会的重要原因。
“环娱TV”创始人余某到案后供述,2018年,他就用他人的身份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原本开展的是直播公会业务,但一直赚不到钱。2020年上半年,在他人的指点下,余某转型做起了直播平台,也就是“环娱TV”。起初,公司的几名员工四处“招商”,却没有几家公会入驻。直到2020年9月,一名员工在贴吧结识了一位薛姓男子,对方自称是资深从业者,手里有很多直播公会的资源,但要求余某提高“返点”比例到90%以上。
“用户的充值或者打赏都是先进入直播平台账户,平台再按一定比例返还给直播公会。据我了解,国内几家大的直播平台,返还的比例在50%到80%左右。”余某寻思,如果不同意,平台也办不下去,便答应了薛某。果然,薛某陆续介绍了多个直播公会入驻,“环娱TV”“返点”高这事也慢慢流传开来。到案发时,入驻该平台的公会已经多达900余家。
在这些公会中,有不少干的就是情感诈骗的勾当。为了能够稳赚不赔,他们纷纷找到余某,要求“开后门”。余某也有自己的算计,仅靠主播在直播间里说话唱歌,很难吸引用户大量打赏,需要通过PK赛的方式来刺激用户。可如果平台直接通过改后台数据免费给公会赠送“钻石”,日后一旦事发,平台就要承担提供虚假“钻石”的责任。因此,余某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也就是让公会象征性充点钱,来换取大量“钻石”。
“一场直播下来,公会老板的实际花费可能只有几块钱,他们根本不在意。”余某说。从2020年9月到2021年4月案发,“环娱TV”平台累计已收到用户充值1亿多元,其中有多少人属于被骗,已经难以准确统计。
用网络直播掩盖情感诈骗本质
在网络游戏中,也会有部分公司安排员工当“托”,通过直接向他们的游戏角色发放道具、装备等方式,提升实力,甚至主动挑衅,刺激游戏中的“土豪”玩家多充值。从形式上看,与“环娱TV”的做法如出一辙,为何公安和检察院都认为余某等人涉嫌诈骗罪呢?
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余某等人明知直播公会在实施情感诈骗,不仅不制止,还为他们的犯罪行为提供帮助;二是“环娱TV”在整个骗局中参与极深,有些受害人被骗时,“环娱TV”的员工也下场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据司法统计,在用户充值1亿多元,相当于送出10亿‘钻石’的这个时间段,直播公会一共刷出了50多亿‘钻石’,是用户充值数额的5倍多。如果没有平台的帮助,这些公会哪来怎么多‘钻石’实施诈骗?”杨晓波说,随着时间推移,“环娱TV”收到了越来越多受害人关于主播涉嫌诈骗,要求退钱的投诉。
受害人的充值记录
起初,平台客服十分强硬,坚决不予退款。余某与客服的一份聊天记录显示,他指示客服,要求对方提供是未成年人打赏的证据,“比如举着身份证的照片之类”。但后来,余某的要求变成了如果第一次拒绝后,对方仍坚持要退钱或者说出了要报警之类的话,那就把钱退给他们。事实上,因为网络上对“环娱TV”的差评越来越多,案发时,余某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直播平台,正打算迁移过去。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缺少女主播的公会能办起PK赛,“环娱TV”平台本身的两位女主播,还会应余某的要求,在公会一时借不到其他女主播的情况下,临时救急。在检察官看来,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余某等人明知公会在实施诈骗,还为它们提供帮助并参与其中,且涉案金额巨大。
“这么多诈骗案件的本质都是情感诈骗,只不过披上了一层新的外壳——网络直播,让它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杨晓波说,本案中,尽管不少用户向平台投诉,但没有一人报警,警方是在破获另一起“豆角”平台直播诈骗案时,偶然发现的线索,“作为普通用户,很难辨别平台是不是和公会一起在背后搞小动作。唯一能做的,还是擦亮眼睛,不要相信这些套路。”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闲乐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王闲乐 童画
","content_hash":"0403ae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