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的那声庄严宣告响彻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这一激荡人心的声音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传向祖国各地,远达海外,亿万人欢欣同庆。直播开国大典的背后凝结了多少人的勠力同心,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10月1日至7日,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直播开国大典》由田沁鑫、刘金妮、姜文良编剧,田沁鑫导演,张桐、吴樾、陶虹等演员演绎,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实况转播的幕后故事首次搬上舞台,以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9月25日,记者进入剧组排练现场探班,该剧已进入紧张的排练合成阶段。
走进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扩音器的功率至少要200瓦,至少要10个高音喇叭才能让全广场听见。我们现在的设备有多少?”距离直播开国大典的任务不足两月,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当时的转播设备相当简陋,有不少技术难关亟待攻破。“实况广播”要通过广播设备把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播音员的解说,同步广播出去,让天安门广场的近30万人都能清楚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的声音。
走进《直播开国大典》的排练现场,舞台中央,一束白灯打在坐在椅子上的“演员”,他们此刻身处1949年8月中旬,作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众人正为接到的“直播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出力划策。舞台下的观众席上坐着导演田沁鑫,她一边跟音响、灯光师调整着舞台细节,一边在亮起小灯的桌上俯身记着笔记。
“当时打动我的就是‘直播开国大典’六个字。很难想象,1949年建国初期的北平,面对技术瓶颈、简陋设备以及潜伏特务实施破坏的威胁,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广播人员队伍,不舍昼夜,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成立之声’。”田沁鑫说道。早在2019年起,由田沁鑫率领的编剧团队便开始筹备该剧,剧组与党史专家、播音专家反复沟通,大胆选取历史原型人物,从广播的专业角度,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描写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带观众走进那段隐秘在波段背后的艰辛故事。
打造罕见舞台,大篇幅即时拍摄
与国内戏剧舞台上传统的横向“黑匣子”不同,《直播开国大典》采取罕见的纵向狭长型舞台,从视觉上拉长景深,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映衬出宏大的历史背景,打造出简洁质朴的光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全剧还将在近半的篇幅中采用即时拍摄,投影到多块屏幕上,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交相辉映。
即时拍摄的引入也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更多挑战。演员陶虹在剧中饰演活泼单纯的播音员高大梅,为了适应角色,她在排练中锻炼发音、播报技巧,下足了功夫。“一般的话剧可能更多要求演员声音和形体上的塑造,但因为有即时拍摄,我们表演时就更需注重掌控面部表情,这对话剧演员也是个新课题。”陶虹说道。吴樾此次饰演钻研技术的总工程师卢海宇,虽然身负腰伤,他仍旧坚持排练,将卢海宇身上的爱国热忱与科研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张桐、吴彼、刘威、苏青等人均将在剧中贡献不俗表演,演员们为了贴近人物,补习了许多那个年代的影像资料,将为观众展现在默默无闻岗位上为新中国成立事业作出贡献的平凡人群像。(本报北京9月25日专电)
作者:彭丹
编辑:施薇
","content_hash":"9b28f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