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约评论员 易之
在业务面临重大调整、必须转型的情况下,前不久,俞敏洪谈及新东方的老师们将何去何从时表示,新东方计划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他将带领数百名老师直播带货农产品。新东方的这一新动向,引发了不少热议,甚至是争议。
面对质疑,俞敏洪今天回应称,“其实商业模式不存在快钱和不快钱,教育领域做起来也挺艰难的,很多教育公司原来都是赔钱的。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娅、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没日没夜地选品,没日没夜地努力,所以其实没有一项行业是好做的。”
可以说,俞敏洪的回应整体上是很体面的,语气舒缓、态度随和,面对批评和质疑,还道出了感谢。
此前,新东方表示将转型做直播带货卖农产品,确实出人意料。但要说这是抄近道、挣快钱,恐怕也谈不上。直播带货的产业规模固然已经达到万亿级,但不等于“人均李佳琦”,此前有调查显示,一般主播的月收入也不过万元左右,还要承受巨大的营业压力。
李佳琦、薇娅的风光,其实也是因为竞争巨大而出现的风险溢价——大量竞争者挣不到多少钱,成功的头部主播才能获得行业整体的收益补偿。而新东方一脚踏入陌生领域,即将面临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和二次创业的难度差不多,接下来要补的课不少。“躺挣快钱”,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当然,俞敏洪有句话说得对,无论什么观点,都是对新东方未来的关心。比如,有人建议新东方做新农人培训或是研学业务,这当然也是个可供借鉴的思路。不过企业运营终究是如人饮水、甘苦自知的事,知识是分散的,企业的状况什么样、未来选择哪条路,当事人最清楚,也会根据自身认知做出判断。
只要是合法的、健康的,新东方接下来选择哪条道路,其实都是无可厚非的。也不必给直播带货贴上“赚快钱”的标签,似乎这个行业有什么道德瑕疵。
直播带货快速兴起,一些地方政府组织相关负责人直播带货助企助农,中央媒体也在组织知名记者和主持人进行助农直播,大型MCN机构纷纷入局,这些自然也是因为这个行业具备现实意义的可增长性,实现了技术条件下的消费形式升级。新东方做这样的选择,逻辑不难理解。
前段时间,俞敏洪宣布新东方退租1500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桌椅捐给了农村学校,这是一种很体面的退场方式,也获得了相当的舆论好感。其实,即便没有这暖人的一幕,我们也不妨祝愿俞敏洪及新东方能够体面地转型。
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企业面临困难,这是常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俞敏洪如果可以通过闪躲腾挪让企业重获生机,其实也是在证明市场经济的韧性。而这,是与我们所有人都相关的,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下。
我们自然希望市场经济既能披沙拣金,也能扶颠持危,新东方的未来能否转型成功,其实也是一个观察视角。
因此,我们对俞敏洪及新东方不妨抱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祝他们一切顺利。新东方只是一个代号,背后其实是一个个具体的员工,一个个需要吃穿用度的家庭。他们尽快走出困境,于情于理,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责任编辑:王磊
","content_hash":"6f03d4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