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员 李勤余
“双十一”就要到了,尽管并没有打算大采购,但是铺天盖地的营销短信和电话还是来了。
因为怕错过工作群里的消息,不敢把手机调成静音,所以每条短信来,还是得无奈地瞄一眼。如果说短信还能勉强“无视”,那么电话就比较麻烦了。虽然知道陌生的号码八成是来推销的,可是万一有要紧事呢?
只好硬着头皮接起来,然后又是一段“废话文学”式的对话。通话时间不长,可一整天下来接得多了,还是感到烦不胜烦。
其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已于10月25日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电商平台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既然已经明令禁止,为何还在“狂轰滥炸”?违法成本低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广告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听上去处罚金额也不低,但再看一组数据:有媒体报道,以营销类短信为主营业务的某短信服务公司,在三年半时间销售了153.41亿条短信,赚取毛利2.15亿元。一比较,就明白为何某些营销短信发送者有恃无恐——即使被抓个正着,蒙受的损失也不过是利润的九牛一毛。
让消费者感到头疼的还有维权难的状态。针对营销短信、电话的问题,此前有记者致电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平台咨询。对方表示可以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投诉。如果后期核实该号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将对其进行封号处理。
也就是说,消费者发现一个号码有问题后,需要自行投诉,再由平台进行处理,可是消费者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事。何况,把相关号码拉黑、屏蔽,可能比去官方平台投诉来得更为简单、直接。
只是,随机生成的号码是无穷无尽的,单靠消费者一个个去拉黑,显然就成了“愚公移山”。不从源头上阻断营销短信的传播,不让传播者感到“肉痛”,恐怕让人心烦的手机铃声,还是停不下来。
更让人感到蹊跷的是,这些海量的营销短信、电话还很有“针对性”,绝非无的放矢。比如,在某平台上浏览过特定目标,接下来的短信里就全都是类似商品。又比如,在某些平台上查询过购买方案,打过来的电话就全都是询问要不要贷款。
这到底是营销短信、电话太“人工智能”,还是传播者和平台之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勾连?如此“精准”的推送很难不让人怀疑,营销短信背后是否存在着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条。
这些线上“牛皮藓”既然已经影响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应该得到更有力的处置。只有让营销短信、电话的始作俑者尝到真正的“苦头”,他们才有可能收手。
至于各大平台、商家,也不应该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这种令人厌恶的盘外招上。此类手段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让消费者心生厌恶。保证商品质量、保障物流畅通,让顾客有更舒心的消费体验,比什么都强。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张亮亮
","content_hash":"49669f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