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商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内涵
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是一种商业交易和运作模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传统的线下交易活动提供了新的形式。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世界贸易组织指出,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企业问题、追求成本降低以及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行为活动均属于电子商务范畴。电子商务衍生交易实践,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购物——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电子化商业交易过程。
国内基于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媒介,企业借助内部和外部网络与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发生沟通、联系、交易等一系列活动,并最终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
从商务实践来看,我们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总结。
第一,基于互联网媒介的电子商务。从狭义角度看,电子商务是借助互联网媒介进行的商务交易活动。与传统实体交易不同,企业与顾客之间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沟通、协商、购买以及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均是基于线上途径。消费者购买书籍、日用消费品等,无需去线下书店或者超市,只要借助于电脑或手机等终端,登录电商网站,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整个购买过程。消费者因对购买到的产品不满意而产生退货或退款需求时,也可以借助线上网络与供给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能通过评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使用想法。
第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从广义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不局限于互联网形式,交易的广度与深度,也即企业与顾客、供应商、零售商以及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体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及信息技术所发生的一切数字化、电子化处理的商务活动的总称。具体来看,企业在经营产品或服务时与主要对象,也就是顾客发生了交互作用。在涉及供应商选择、原材料采购、零售商关系管理、政府或社会机构关系维护等活动时,也可以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相关事务交涉。因此,节约了经营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整个交易过程的效率。
除了交易双方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依赖客体经营平台,也就是交易得以实现的平台载体。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简称第三方交易平台,类比于传统商务中交易活动发生的实体场所,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为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企业以及用户提供交易完成保障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分别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平台租赁者、在线支付系统、物流系统以及售后服务系统。电子商务以其不同于传统商务的形式,展现了企业与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数字化互动过程。从动态发展的视角对电子商务定义和内涵加以理解,电子商务是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向消费者创造、传递和传播价值从而完成交易、实现双方目的的过程集合。
(二)电子商务的特征及模式
1.从企业视角层面对电子商务的特征进行总结
其一,低成本。以网络为媒介,突破时间、地理位置以及信息传递等障碍。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找寻到价值链上下游中合适的供应商以及零售商,节约线下谈判、交易等互动流程带来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使企业的运用成本得到大幅度节约。
其二,快速性。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和物流配送系统的支撑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送达顾客手中。
其三,竞争性。企业以网络媒介作为商品交易平台,意味着需要将经营的产品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充分展示,为竞争对手模仿企业的产品功能、特性从而追随企业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提供了机会。竞争态势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愈加明显的态势,竞争对象和范围也逐渐国际化。企业的年报、盈利状况、运营状况等信息也会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呈现在公开环境中。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其四,整合性。电子商务的整合性体现在企业内部和企业的合作网络间。从企业内部来看,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围绕电子商务的交易标的物进行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营销、运输以及后续服务等一列流程整合和信息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从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网络来看,电子商务更加便利了企业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企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电子商务的主要类型介绍
第一个是B2B:参与主体是企业与企业;交易特点是批次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比较有代表的是阿里巴巴。
第二个是B2C:参与主体是企业与消费者;交易特点是规模较小,购买力比较分散,可进一步划分为综合型和垂直型;比较有代表的是亚马逊、当当等。
第三个是C2C:参与主体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交易特点是基于第三方平台,交易内容丰富,规模小;比较有代表的是淘宝网。
作者:孙永波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孙永波:电商发展新趋势及对北京零售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完整文稿
","content_hash":"18f1b8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