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物流体系内涵丰富、要素多元,必须找准其建设着力点。智慧物流通过智能硬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实现对诸元物流要素的智慧化协同,提升物流运作水平和效益,恰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牛鼻子”。从物流业发展“补短板、谋长远”相结合考虑,在“十四五”期间展望至2035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
强化智慧物流在物流业规划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智慧物流代表了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在制定国家和地方有关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建设中应着眼中长期和深层次问题,强化智慧物流在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大循环中的各物流环节的引领作用。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建设绿色智慧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提供跨运输方式、跨区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推进智能收投终端建设,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和“互联网+”高效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挥智慧物流在补短板、降成本和增效益中的引领作用。
不断夯实智慧物流的底盘基础
在“智慧城市”“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建设中开发建设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型基础设施,全方位夯实智慧物流的“底盘”。通过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的一致性和可交互性,跨越单点应用,联通部门间、行业间和企业间的信息孤岛,为物流在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推动全国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平台建设,打造集物流体系运行监测、安全监管和数据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为企业整合利用物流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同时提升政府对物流业运行监测和精准施策的宏观把控能力。
加快智慧物流系统标准化建设
以标准化协作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统一编码的标识和接口数据等基础共性标准建设的速度,推动物流相关领域不同层级标准的有效衔接。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执行和应用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物流标准,加强智慧物流标准在认证、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城市配送、托盘共用、物流包装、物流信息平台等领域的应用,为促进智慧物流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和系列化建设提供标准化支撑。
促进智慧物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
国内产业升级与产业跨界融合,特别是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是驱动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依靠先进制造业升级及其与服务业跨界融合,释放对物流的高阶需求,倒逼物流业信息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顺势嵌入智慧物流。采用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依托平台载体发展模式和示范工程带动模式等方式,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形成智慧协同的生产制造供应链新生态。通过智慧供应链把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无缝衔接,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院校机构的协同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调和跨界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进智慧物流发展。鼓励智慧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融通合作,优化智慧物流的创新建设与运营模式,营造创新要素集聚、市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产业环境。强化智慧物流发展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所需的资金扶持、用地保障、项目引进、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配套政策,形成完善的专门政策体系。
(作者张大方,系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主委)
","content_hash":"53bc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