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驶入“无人区”。
10月20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拉响战争号角。
站在A面,是薇娅、李佳琦等在直播间内的GMV数据大战;而在B面,则重重考验着海量快递的物流运输能力。好消息是,随着预售战线的拉长以及智慧物流的出现,即使在线上购物高峰时期,“当日付账、次日收货”的物流速度已在多数地区实现。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至11日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39.65亿件包裹,仅双十一当天就处理了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用户反馈方面,《中青报》作的一项调查中,93.5%的客户对双十一的快递速度表示满意,87.3%的受访者表示快递速度比往年有所提升。
口碑与业务双双提升,是不是就意味着物流是一门好生意?
是,却也不是。快递物流行业的增长曲线与电商行业崛起几乎同轨,一开始,物流还可凭借国内人口红利,获得收益;随着人口红利浪潮的消退,人力成本、仓储成本等问题浮出水面,成为无法回避的经营难题。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超过50%的企业表示成本有所增加。这当中,又有超过80%的企业表示,人力成本显著提高。
面对严峻形势,物流巨头们提供的解题思路几乎一致,即智慧物流。依靠科技手段,将物流行业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智能密集型转变,其形式包括屡见报端的无人机配送、仓储机器人、智能快递车等。
科技树不能一日点就,稍有不慎就可能点错方向。
为了发掘智慧物流的更多可能性,近日,浙江大学科技园与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创π-首届智慧物流应用式创新大赛总决赛”。本文试图借助此次大赛的案例样本,深度解读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科技应用方向、未来趋势,从底层摸清智慧物流的应用范式。他山之玉,以此为鉴,以飨读者。
政策、产业、资本多轮驱动
什么是物流服务?
从定义上看,指的是从接收顾客订单开始到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为止所发生的所有服务活动。细项到各个环节,又可分为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过去的漕运,如今的快递业务均属于物流范畴。
当然,作为与时俱进的行业,智慧化成为物流行业的新关键词。具体来说,就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作用于物流的各个环节。该概念自2009年被首次提出后,一直到2016年,国内智慧物流的发展才正式进入轨道。
2016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提出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月月底,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以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
时至今日,国家对智慧物流的关注度越发高涨。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明确将智慧物流纳入数字经济统筹范畴,并突出强调了智慧仓储、智慧配送等关键要素。
以政策为风向标,各电商物流企业不断加大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2020年,顺丰持续加大自动化、AIoT、区块链等新技术投入,不断提升物流效率及智能化水平;京东物流则在仓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物流设备研发应用上取得相应成果。
资本方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物流行业投资时间数量及金额呈明显下降趋势,资本流向趋于谨慎,市场回归理性。在这其中,涉及技术体系的智慧物流成为投融资市场的关注焦点。
据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快递物流发展报告》显示,仓储智能化、物流信息化、自动驾驶分别以21、12、11个项目夺得2020年行业投融资领域前三名。
可以看出,政策、产业、资本多轮驱动之下,智慧物流呈螺旋式上升发展趋势。
物理维度:实战为王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大力发展的当下,科技赋能物流产业,重点不在技术提升,而在于技术应用。
先说说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维度,即“物料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本次创新大赛上,在应用组与创新组分别获得一等奖的慧仓科技与易分云派,其发力点均着眼于物料流的实际应用。
智能仓储环节,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无人仓,主要通过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常见的自动化应用有自动立体仓库、RFID自动识别和各类AGV机器人。目前,该领域已诞生出极智嘉、智行者、快仓、灵动科技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
“AGV已成热门赛道,而自动立体仓库正处于兴起状态。慧仓科技自主研发的慧仓闪电播(高速立体分拣设备),在中小仓、分散仓的场景应用中,展现出了超高的适用性。”谈及投资慧仓的原因,立元创投合伙人魏振兴如是说道。
慧仓服务客户中的某出海电商品牌,原先分拣播种环节为纯人工模式,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出错率高。针对客户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带来的扩容需求,慧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首套设备已在稳定运行中。
该套闪电播设备为单巷道设计,共配备20台运行机器人,只需2名工作人员配合便可轻松实现1800件/小时的高分拣效率,分拣准确率提升至99.99%,节省人工成本近60万/年。
“电商对仓储物流价格的敏感度还是比较高的,以该出海电商客户为例,因为发货量巨大,几个月下来,就可以实现回本。”魏振兴进一步表示。
末端投递集约化渐呈态势,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县域及乡村地区,快递网点分散且运营成本较高,同轨构建共同的分拣中心及末端配送网点,可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西安邮电大学惠小强教授带来的易分云派,是专门针对于快递企业中末端网点的“转盘式快递包裹自动分拣机”。该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人员仅需2到3人。一般情况下,分拣速度每小时为4000至8000单。
“全国中小型网点大约有3万个,以西安地区为例,单点一天的派件量就要1万件,而快递小哥一天能派送200件就算是不错了。应用了易分云派后,可以将快递小哥快递分拣中解放,提高他的派件速度与效率。”
除了效率优势外,惠小强认为,该分拣机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低成本带来高复制性。据实际测算,易分云派的实际成本仅为同功能产品的五分之二,是多数中末端网点用得起的产品。
信息维度:构建数据通路
智慧物流的第二大维度“信息维度”,则主要涉及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等。
在物流管理上,车货匹配平台,从最开始的简单调度行为,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智能化调度体系和调度平台,通过不断积累数据、不断学习,能够为社会物流体系提供更加优化、智能的调度。
但想要上系统,并没有那么容易。目前来看,国内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价格高、供应商数量少,大型物流企业仓内运维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型应用场景标准化程度低。
针对这一市场痛点,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工程机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潇波带来了“基于AI及IoT技术的系统及机器人大脑”参与此次大赛。据介绍,该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相对标准化的IoT 设备,对多品牌、多型号、多种类的物流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实现针对快递仓库的数字化运维、“仓内物联网化”。
基于此,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将能够在“大脑”的指挥下“肢体协调”地运行,并向“大脑”实时反馈数据,赋能于生产。尽管不同系统间的程序写入和修改,仍因各个系统开放端口和权限的限制有其不确定性,但一个“统一的云端控制系统”还是充分展现出了它投入实践的可能性和高效率。
物流数据的加密和提取,相比仓内协作环节,则更像是智慧物流的“大众化”问题,吸引着社会的关注。
比如,当一个包裹进入物流环节,有多少信息是需要进入系统的?当信息进入智慧物流系统,又有多少隐私泄露风险?顺丰等头部物流企业曾推出“隐私快递单”——“丰密面单”,即不显示寄收件人姓名、联系方式,仅集成于条形码、二维码作为信息的唯一展现方式,读取信息需要特定设备扫码。但智慧物流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探索,不止于此。
另一个项目Oasis Network(绿洲网络),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智慧物流的隐私数据保护。据Oasis成员成睿介绍,Oasis目前已与宝马等车企展开合作,将一些客户的敏感隐私数据存储在Oasis平台,需要时进行脱敏提取。在数据流通的上中下游,数据始终处于隐私受到保护的加密状态。
将区块链技术与智慧物流相结合,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对物流隐私数据的保护。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也可保证物流信息的可溯性,能够有效防止快递爆仓丢包、错领误领等常见问题。
智慧物流的新故事
短期来看,国内大数据、仓储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对成熟,有望在3到5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以此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两个项目为例,可以发现,评委在评判项目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可行性”,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可落地,也是费用上的可承担。
长期来说,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无人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真正大规模的商用仍有待考验。
一方面,国内基础研究相对落后,应用于物流装备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如PLC、激光器、驱动器、甚至连高性能减速机等,基本以进口为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国产设备在性能上虽然有长足的进步,但在交叉带分拣机、多层穿梭车等关键物流设备上,其系统能力和软件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不少公司着手攻克卡脖子难题。
比如此次大赛中,清泰科带来的“电动汽车高速两档电机和控制系统”项目,它采用两档电机方案,将减速器、驱动电机及电子换挡装置集成一体,兼顾成本与性能优势。另外,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电气零部件方面有了技术突破,打破国外产品垄断。
另一个由深锐智能带来的“低成本1550nm激光雷达”项目,则属于从军工到民用的降维应用。与市面上广泛应用的905nm激光雷达相比,1550nm激光雷达具有抗烟雾能力强、人眼安全等优势,但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深锐智能以InGaAS PIN为探测器,将1550nm激光雷达价格降至百元级,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智慧物流等领域。
此次创π-首届智慧物流应用式创新大赛落下帷幕,但并非终点。面对超长的智慧物流链路,作为浙大科技园和顺丰体系合作智慧物流产业专业化孵化器,创π还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实验室合作、课题合作、人才合作、赛事合作等方式发挥产学研用各方势能,链接技术、产业以及各创新主体。同时,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顺丰对外开放新技术,为创新企业提供技术落地机会。
未来谁将书写智慧物流新故事?一切未定,创π已先行一步。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content_hash":"99835b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