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以来,东北、江苏等地拉闸限电,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这并非孤立现象,不只是中国,全球都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9月下旬,英国的加油站已经近40%无油可加,天然气库存低于五年平均水平约16%,全球天然气、煤炭价格暴涨,均创出历史新高。就在十一黄金周,国际天然气价格暴涨300%,原油价格也上升到80美元,而动力煤价格,国内现货价格已达到1600元/吨,但仍然难以买到。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煤炭大国,为何也出现了缺电的情况?
原因主要有五:第一,严格打击超采等表外“产能”,供给端受限。我国官方统计的产量约40亿吨,但由于资源能源利益巨大,各地超采严重,据业内人士估算,每年大概有5-8亿吨产能为统计外产能。过去几年,内蒙、山西等地纷纷开展回头看等严格措施,有力的打击了挖黑煤、超采等行为。第二,居民和工业用电同步上升,需求端增长。由于疫情全球生产停滞,我国制造业出口替代效应明显,工业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再加上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居民用电需求也出现明显上升,总体用电需求明显上升。第三,原料和电力供给替代不够稳定。一方面,新能源电力供给不足。光伏、风电等项目上马迅速,但风电极不稳定,储能设备技术仍不成熟,对电力网稳定性的支撑仍然较弱。第四,部分地区能源政策过于严厉。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但部分地区在设立指标和执法时过于严厉,传统能源开采受到相当限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能。第五,动力煤价格上涨导致电厂生产积极性不足。由于电价相对刚性,随着煤炭价格上涨,一些电厂处于亏损状态,不愿发电,也造成生产端的电力供给不足。
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危机具有强大冲击力,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要高度重视,尽快解决。
一是工业产值大幅下降风险。目前,东南沿海不少工业企业都被拉闸限电(也有能源双控的影响),带来企业停产停工,进一步可能带来工业制成品的短缺。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企业停工错过了出口替代珍贵的窗口期,更可能对全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预计四季度我国实际经济增速将低于5%。
二是物价上涨和挤兑风险。由于工业企业停产,由于供给不足,如化工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将进一步涨价,目前,衣服鞋帽的原料EVA等价格都开始出现上升,进一步引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带来一些商品的抢购风险,通胀水平有所回升将导致滞涨的出现,对居民消费也造成一定压制。
三是社会民生风险。近期东北停电已经出现多起事故,冬天即将到来,供暖等也需要大量能源,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引起社会反应。
实际上,上世纪曾经出现过多次能源危机,比如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宣布回收石油标价权,带来石油价格短时间暴涨两倍多,带来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最疯狂的是,日本曾经爆发了抢购卫生纸的狂潮,在1973年底,由于工业缺乏原料,生产停滞,带来卫生纸短缺,日本主妇疯狂抢购卫生纸,成为当时危机的一大图景。
全球的能源危机并非产能不足,更多的是疫情后,全球物流的紊乱,以及全球绿电措施的过度推进导致的。对于中国来说,要吸取两次能源危机的教训,各地政府也要认识清楚,碳达峰碳中和是30、60目标,这是党中央经过严格论证的科学目标,并非一天就要完成。对于我国来说,优先保障生产和民生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中国并不缺煤炭,解决煤炭供给是可能的,应通过相关措施满足国内动力煤需求问题。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ntent_hash":"0f5d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