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现状如何?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物流行业?“双循环”背景下的物流供应链模式如何创新?9月17日下午,2021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供应链大会暨“双循环”时代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和成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士共计200余人参会,掀起物流行业头脑风暴。
重塑物流供应链体系
加快本土产业“走出去”步伐
下午的论坛刚开场,来自前几天成都海关公布的一组数据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今年1-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817.4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由这个话题切入,参会嘉宾纷纷探讨新时期物流供应链创新。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物流产业供应链的创新正在加速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良好的物流环境可以带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增量发展,在现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支撑下, 物流网络管理能力、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产生了围绕这种网络而进行的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因此说,管理技术、产业组织方式的不断变革构成了物流业发展新的趋势,循着这个新变化,我们需要加快制造业、商贸产业、供给关系和需求市场的多样化对接。”汪鸣分析,成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方式的魅力。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物流供应链创新成为趋势。对此,汪鸣提出了四点建议,要构建网络化智能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战略性物流枢纽设施、打造引领性和控制性物流产业生态系统和特色农产品上行物流系统,“特色农产品上行物流系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具有规模前景和价值创造力的供应链领域,这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下大力气去做的工作,中国现代化一个体现就是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形成高品质、高效率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在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看来,“双循环”背景下,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稳定畅通至关重要。“以成渝两地物流市场为例,须加快建设两地物流快速通道网络,推动成渝地区对外物流通道高质量发展,加强成渝地区多式联运的合作。”黄有方建议,一方面要引入全球供应链企业落地,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本土产业“走出去”步伐,依托供应链体系,为产业“走出去”提供通道、网络、平台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物流行业
提升供应链和价值链能力
论坛上,除了专家支招外,处于市场一线的企业代表也分享了物流供应链的创新之道,而数字化赋能成为他们最关注的方向之一。
宏图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甘图认为,在物流行业,科技要素赋能很重要,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可以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在针对物流行业的政策中,政策的精准度非常重要,在这个行业,政策的不精准或政策交错叠加,反而会稀释政策本身的含金量,我们期待国家出台更加精准的物流产业扶持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谈及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成都微积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网事业部总经理贾亮表示,一家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强并不代表其整个供应链体系就强,“物流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重点是要打造生态,要能够解决供应链中的上下链问题以及平台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的问题,物流的本质是价格、成本、效率、服务,一些企业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供应链企业的‘利他性’是什么?我们对所服务的企业和产业到底能够提供什么?在这个方面如果没有‘利他性’,那么企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何在?”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韩雪峰说,供应链体系的科技赋能很关键,今天的物流企业正在使用科技力量改善企业管理方式,而投入的新技术能否转换成生产力,能不能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这一点值得思考。”
物流供应链是一个长链管理,不是短链,在做好国内业务同时,能否“走出去”则考验企业的供应链能力。“国内物流企业在做好内循环时候也要强调外循环,也就是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物流企业‘走出去’需要专业化的对外管理团队,要熟悉业务所在国的税务、关务政策,是基于现状?还是‘走出去’。”韩雪峰现场发问。
“双循环”背景下的物流供应链创新正在带来全新的掘金机遇。“在为欧洲企业开发中国市场咨询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给川渝的物流行业带来技术支持,也能向川渝物流企业传授接轨国际物流行业的方法,降低物流企业因不熟悉欧洲市场的物流法律政策、卫生检疫标准、科学仓储管理等而面临的潜在风险。”德国迈克帕特企业咨询顾问(成都)有限公司咨询师曹雨晨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正在成渝地区拓展市场,发掘潜在客户。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宋嘉问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content_hash":"0d627f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