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在2021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供应链大会的双循环时代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各抒己见。 郝飞 摄
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文 郝飞/图
“看大家的表情,想来这一年多日子都不错!”9月17日下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刚开口,台下川渝两地的物流企业代表们已笑成一片。
陈文玲说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货物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川渝两地物流企业的货运订单暴增,甚至出现“压舱”。这让物流企业们获利颇丰。但在这场2021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供应链大会上,这样开心的时刻并不多。相反,大伙严肃的讨论起了如何对内优化整合与跨区协作。这是为何?
为啥?
眼前的火爆只是短期行情,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还更多
“当前的部分现象是短期的。”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认为,疫情之下,中国经济率先回暖,是当前物流企业“好日子”的一大因素。
仅去年,成渝两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就达5000余列,较2019年增幅超过25%。而今年前8个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817.4亿元,同比增长14.5%,为历史新高。也因此,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川渝两地时常出现货物出口“一柜难求”、“一仓难求”的现象。
四川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袁硕在发言中。 郝飞 摄
而这些,也暴露了川渝两地物流体系,特别是进出口物流层面的短板。
“通道少、运力有待提升等还没有彻底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这次“大考”表明,川渝既有的交通网络体系、跨区域物流协作程度、通关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等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一边是短板,另一边则是即将到来的机遇。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看来,就川渝而言,最大的机遇,就是即将释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红利。“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一旦落地生效,川渝两地肯定近水楼台先得月。”黄有方说,对于川渝两地物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片市场蓝海。
成都微积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贾亮。 郝飞 摄
咋办?
跨省推硬件软件“一体化”,还要提升部分线路运力上限
那么,川渝物流企业如何补短板?
首先,是持续实现川渝物流“一盘棋”。
与会企业代表呼吁,应参照年初中欧班列(蓉欧)和中欧班列(渝新欧)携手合作的方式,从省级层面入手,建立横跨川渝的物流系统资源统筹调配、共享机制。
“包括运力、设施等都统筹起来,实现最优化的配置。”提到这个话题,宏图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甘图深有感触。去年,一位四川同行准备从宜宾港装船发货,但受困于箱柜紧张,剩余部分最后只能通过公路运输,成本增加不少。但事后查实,彼时重庆港和万州港均有不少货船“吃不饱”。倘若有跨区域的联动机制,当时就能“顺手捎走”。
宏图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甘图正在发言。 郝飞 摄
不只是看得见的资源“一盘棋”,还有看不见的机制体制“趋同化”。
黄有方介绍,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推进区域内港口和交通枢纽作业标准、通关手续、金融服务等层面的一体化。从实践来看,市场主体普遍反应良好,“因为更便捷、时间和费用成本更低。”
其次,是抓住机遇完善交通网络以提升运输能力。
汤继强透露,通过对近年来成渝两地物流数据分析研判,部分方向的运力压力增加趋势明显。例如,去年以来,发往中亚和欧洲方向的班列满载率最高。而接下来,随着RCEP实施领域扩大,川渝两地南向的运力也将面临考验。接下来就要借助中央层面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规划出炉的东风,有针对性的布局修建新的线路和推动公路、铁路升级,并开辟更多出海通道,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ntent_hash":"c45a4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