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和智能车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人一语见地:固定和改变就是最大的不同。传统汽车从买来开至报废,所拥有的的功能早在下线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固化,度过蜜月期后就是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而智能车则是拥有“成长”属性的,用户在未来用车过程中,可以通过远程软件升级,使车辆能够像手机一样随时迭代、推送功能,提升使用体验,给客户营造出一种“越用越新”的感受。
当然,智能车越开越新显然是乌托邦的存在,车企们也不会允许这项现象的出现,不然新车以后卖给谁。现在的智能汽车确实已经拥有了如同手机打补丁的功能,但要想保持这种“新”,却受到诸多制约。
智能车之所以能够简单快速地更新汽车软件,主要归功于“空中下载技术”,即OTA功能,它可以通过网络从远程服务器下载新的软件更新包对自身系统进行升级。这项功能很早就应用在手机终端,我们在使用手机时经常受到系统更新和软件更新推送,就是基于此。不过相较于手机而言,汽车在OTA功能上无疑更复杂一些。
汽车OTA可以分为SOTA(Software OTA)软件空中升级和FOTA(Firmware OTA)固件空中升级,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面向软件层面,比如优化升级各种车载导航软件、语音交互以及系统软件等,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OTA;而后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车OTA,主要服务于车载硬件,如车辆车身、自动驾驶。动力等方面,由于这些车载硬件对车辆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大,所以车企们在对整车FOTA上都持以谨慎的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凭借OTA功能,车辆时不时蹦出一次更新,确实能让人产生车辆功能在与时俱进“进化”的错觉,但实际上,这些最新推送的功能,大都是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就已经计划进去了,只不过为缩短车辆周期,尽快将车辆交付给用户,不得不先采用硬件提前预埋,待后期新技术、新功能得到充分验证之后,再以OTA升级的方式推送出去。
这种“先上船后给票”的风气或许起初是良性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很多车企为博得关注,提升产品的噱头,大都开起“空头支票”来,比如将尚处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拿出来当做卖点,诱导消费者下单。也有将车辆本该拥有的功能暂不开放,通过后期慢慢释放的方式不断为自己赢取市场的赞美声。那么当这些半成品车型投放到市场后出现严重缺陷时该怎么办?无需担心,也无需召回,车企一个OTA补丁就能补上,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打。
所以车辆在有限时间内确实算是“越用越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超过本身功能储存后,往往会出现和手机一样“有心无力”的状况。就好比在一个iphone 6上装上IOS14,你会发现无论点哪个页面都卡得要死,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而汽车同样如此,车辆所有的硬件都是出厂时的配置,如今新能源技术又日新月异,往往一年时间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OTA再强大,也无法实现硬件不达标的功能。
比如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的理想ONE,之前理想掌门人李想曾表示理想ONE可以通过持续升级来保证车辆功能不落后,然而随着2021款理想ONE推出后,官方又表示由于种种不可抗拒因素的存在,最新辅助驾驶OTA升级无法和老款车型兼容。一年前的硬件设备无法和最新技术相匹配,即便是30多万的智能化车型,也一样会被抛弃。
所有对于汽车OTA功能“越用越新”的说法,不要抱有太高的期盼,就当是厂家在车辆上市前没玩明白而产生的弥补吧。不过U1S1,现在OTA功能所渲染的效果,有时真和汽车搭配5G是同样的鸡肋。
","content_hash":"f3f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