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要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为依据、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导向,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找准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间的关系:相融与共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农业,依靠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设备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对接,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具有互联互通、互相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只有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只有城乡实现真正的有机互动,才能实现整个乡村社会的持久振兴。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精准对标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现代化也对应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其他维度的发展。因此,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是相融与共,同存同生的。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相融与共的三要素:产业、技术与人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和人力资本提高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应了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内核,是乡村振兴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与农业治理现代化融合发展,需因地制宜,挖掘自身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建立特色小镇,提高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二是技术升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还是在于科技创新,没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便失去了其根本。加快技术升级,要将农业机械化与现代信息化有效融合,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农机装备研发及其应用相结合,推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三是人才引入。要致力于培养一批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人力资本素质。引入新型人才领办、创办、助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传统农业遗留下诸多问题。如农村发展停滞、农业产业人才流失、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严重等,阻碍了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对此,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所取得的成果来反馈,反过来促进乡村振兴。
二是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且发展思路不能局限在农村地区,还要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做全局布局,共同发展。比如:进一步为农民工流入城镇安家落户创造有利条件,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机会、丰富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三是要拓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强调产业兴旺,农业现代化也不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必须与乡村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就是要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禀赋打造主导产业,并以之为核心形成有机的组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拓宽小农户进入现代经济体系的渠道。
四是要建立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发展绿色农业。无论是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里,都必须要求农业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探索推进农业绿色化的有效途径,构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科技体系。
五是从农民利益出发,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政策。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的目标还是在农民,在致力于实现农民富裕。在保障农民利益原则下,引导各类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让更多农民愿意重新回归到农业生产中。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和现代化道路比较的视角审视乡村振兴战略,富裕赋予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内涵和方向,是促进中国“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要继续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主要方向,以乡村产业融合为拓展,以农业安全为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道路。
(作者:劳国纯,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广州日报·新华城编辑 陈文杰
","content_hash":"33a3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