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村实际上存在的时间非常长,虽然其中的部分农村并没有成为文化名村、名镇,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大量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然而,效仿西方国家让农民进城,已经推行了几年的时间,而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确定,也标志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民踏入城市。同时,农村也会迎来进一步的规划。
而面对农村的未来规划,很多农民希望通过拆迁的方式,在获得巨额赔偿款的同时,离开原有的农村。但更多的农民则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后辈留一份宅基地,同时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目前的收入难以平衡城市的高开销。
那么农民一定要进城吗?城镇化又应该遵循怎样的顺序?
农民这一群体本身就比较特殊,他们同时肩负着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因此,农民居住方式的变动,会带来比较广泛的影响。比如,农民统一住进公寓,那么粮食生产就会因“无处晒粮”、“无处堆放农机具”等问题,而受到影响。而且住所的“由村转城”,并不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反而会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但如果反过来,直接壮大农村,以上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
与此同时,城镇化确实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想要进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让耕地得以扩充并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但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城镇化也需要遵循一个必须的顺序,即先实现农民收入的城镇化和养老金的城镇化,最后再实现农民身份的城镇化。否则,贸然住进城市,农民的原有生活质量反而会降低,成为城市的新一代穷人。
总的来说,通过产业入驻和统一的宜居型农房建设,来直接壮大农村,既能防止部分农民进城失败,又能补足农村这一发展短板,还能防止因人口向城市的过度集中,而造成的交通拥堵、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从这些方面来看,农民不一定要进城,同时,城镇化的实行,如果遵循上述顺序,未来城市就不会出现新一代穷人。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国家近期确定了新的农村规划方式,即农村特色小镇,并发布于《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中。
在上述《通知》中,国家明确特色小镇必须是规划用地面积一般为几平方公里的微型产业集聚区,既非行政建制镇、也非传统产业园区。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此前特色小镇的试点工作比较成功,接下来有可能被大力推广。而作为微型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小镇,既可以让当地的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又保住了农民的宅基地,这样的就地城镇化,可比拆迁要划算得多。
除此以外,在上述《通知》中,国家表示将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盘活存量资产、挖掘土地潜在价值等方式,培育专业性的特色小镇投资运营主体,引导大中小微企业联动发展。在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有两点与农民的利益直接相关,一个是在土地供应过程中,部分农民可获得土地征用补偿或土地入股分红;另一个是农村年轻人有机会以小微企业主的身份,在特色小镇中创业,并享受其中的优惠福利。
面对特色小镇这种农村规划方式的推广,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特色小镇不同于之前的城乡结合部,它更类似于英国此前推行的“花园式”城镇化,让各个村镇独立发展壮大、当地农民变富有后,最后再并入附近的城市。而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的推广,会伴随着一大波政策福利的到来,因此,建议有返乡创业打算的农民,在当地特色小镇政策下来之后,抓住时机,以小微企业主的身份入驻其中,这可比独自创业强。
","content_hash":"5d5edc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