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陈星星
一些业内人士喜欢用“周期性”来总结当前的实体零售业,言下之意是,熬过这一段艰难时光,行业或将迎来下一个利好的周期。
《第三只眼看零售》针对62家实体零售企业上市公司(其中百货企业46家、超市企业16家)近5年来的财报数据整理分析发现,疫情是一个分水岭,它将零售业的发展切分为两个阶段。
从2020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零售企业正在走出疫情期间的异常经营状况。整体上,去年同期业绩非正常增长的超市,营收、利润出现了回落。而在疫情期间发展近乎停滞的百货业态,整体业绩明显回升。
但从近5年来的整体趋势来看,超市、百货业绩不断下滑是不可逆的态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判断:未来实体店的业绩恐怕再难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零售企业将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
整体趋势
就《第三只眼看零售》关注的46家百货企业及16家超市近5年的财报来看,不同业态之间的发展趋势存在明显差异。抛开疫情影响来看,整个百货行业面临营收下滑的问题,而超市则在疫情前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具体来看,2017年46家百货企业上半年的营收总额达到了2187.67亿元,同比增长12.33%。自2017年后,上述百货企业的营收总额持续下降,2018年、2019年分别下降了1.32%、1.48%。到2020年其营收仅为1274.17亿元,同比2017年降幅达到了41.8%。
但从2017年至2020年,16家超市上半年的整体营收从1008.06增长到了1228.66亿元。营收增速也从2017年的3.43%、2018年的6.74%增长至2019年的9.44%。即便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也保持增长。
疫情的出现打断了实体零售企业正常的增长,百货业态营收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而超市业态的营收增速也开始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42家百货企业整体营收下跌近40%。整体利润从2019年的2.47亿下降至0.94亿,降幅高达62%。而同年,16家超市的营收增速为4.34%,自2017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从整体营收来看,疫情成为了实体零售行业的关键转折点。疫情后,百货业整体开始恢复增长,而超市业绩则出现了下降。今年上半年百货业态营收达到了1490.5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6.68%,是近5年来最大的营收增幅。而超市营收首次出现下滑,降幅为6.79%。
尽管,增长趋势一增一减始终存在差异,但对当前的零售企业而言,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共性在于,目前整个实体零售行业暂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具体到企业来看,2017年,16家超市企业中仅联华超市和人人乐两家企业出现了营收、利润双降现象,2019年仅3家企业出现了这一问题,而2020年和2021年,面临同样问题的企业则增至6家和9家,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对比2021年与2019年,营收利润同时下滑的企业更是多达13家,仅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实现了营收增长。
同样条件下,与2019年相比,百货业今年上半年也仅有豫园股份、金鹰商贸、居然之家、小商品城、汉商集团5家企业保持了营收利润双增,而在2017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的企业共有22家,此后的2018年、2019年则分别为21家、15家。营收、利润下降开始变成行业普遍现象。
而整体而言,《第三只眼看零售》统计到的62家企业,2021年上半年整体营收较2019年下降近20%,利润下降37%。其中,16家超市整体营收由2019年的1177.58亿元下降至1145.18亿元,降幅为2.75%。利润整体降幅则超过120%。而百货业,当前营收较2019年同期下降近30%,利润降幅达到18%。
事实上,按照整个实体零售行业此前个位数的营收增速来看,短时间内无论是超市还是百货店都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两极分化
就财报表现来看,疫情拉大了企业差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尾部企业生存难度明显更大。《第三只眼看零售》整理财报数据发现,疫情中,相较于中尾部企业,行业头部企业更多实现了增长,这直接导致了行业发展两极分化。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爆发大背景下,营收排名前7的超市中仅中百集团营收出现了11.12%的下滑,其他超市都实现了营收增长,而同年中,16家企业中实现营收增长的企业仅为9家。同样地,2020年保持营收增长的9家百货企业中,有5家营收都处在行业前十的位置。
换言之,头部企业更高的运营水平和完善的架构体系使其更具抵御风险能力,但在常规环境下,这些优势很难显现。而疫情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营门槛,也直接拉开了企业间的差距。
而到今年,这一趋势进一步显现。今年上半年16家超市企业中,营收同比2019年实现增长的永辉、家家悦、红旗连锁营收分别排在第一、第三、第七的位置。百货企业中,同比2019年营收实现增长的9家企业中,有5家营收都排在行业前十。其中,金鹰商贸、居然之家、百盛集团营收增速都超过100%,远高于行业下降30%的营收增速。
头部企业高于其他企业的增速,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来看,超市企业中营收排名前三的企业,占16家上市企业总营收的比重已由2019年的54%增加至60%。而百货业中排名前三的豫园股份、百联股份、重庆百货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29%增加至34%。
更为夸张的是,2021年上半年,百货业态中营收排在最后的27家企业营收总和才等于营收第一的豫园股份的营收。而超市企业中,除前三外的所有企业营收总额才等于永辉的营收。
于此同时,业尾部企业的亏损问题凸现。从2017年到2019年,上市的62家企业中,每年出现亏损的企业数量分别为6家、2家和5家。2020年,受疫情影响,百货业亏损企业数量增加至16家,整体亏损企业数为20家。
今年上半年,62家上市企业中共有11家出现了亏损,其中超市4家,百货7家,亏损总金额达到了22.25亿元。除永辉外,人人乐、供销大集以及岁宝百货亏损金额都超过1亿元。
超市企业中,除营收位于行业第一的永辉外,人人乐、安德利、顺德龙都出现10名以后。而百货业中,出现亏损问题的7家企业也集中在行业尾部。营收位于行业最后的5家企业中仅百大集团和上海九百两家企业没有出现亏损。
业务调整
就财报来看,当前零售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营收利润的下滑。业绩变化背后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才是零售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所在。
面对上半年的营收下降,永辉等不少超市都将原因归结为去年的异常增长以及社区团购的冲击。事实上,疫情期间长期的隔离生活,使得多数消费者养成了线上购物习惯。也因此带来了到家业务以及社区团购的迅速增长。
对于实体零售企业而言,上述渠道的出现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即生鲜销售的下降。财报数据显示,永辉、家家悦、三江购物等零售企业上半年生鲜销售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家家悦生鲜占比由2020年上半年占比47%降至40%,新华都生鲜占比同样由23%下降至18%。生鲜品类销售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了弥补生鲜品类销售下滑的影响,加工熟食、自有品牌开始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重点所在。在财报中,家家悦、京客隆、华联综超等都提到了自有品牌打造。同样的加工坊、中央厨房也在财报中被频繁提及。
消费者近景化的消费需求下,布局便利店也成为多家零售企业发力的重点。今年上半年,红旗连锁新开出了264家便利店,中百集团新开的113家门店中有78家为便利店业态,联华超市开出了67家便利店,便利店业态增速达到了33%。
在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实体零售企业线上布局。对零售企业而言,线下客流下滑,营收下降已经是难以扭转的局势。而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仍保持23.2%的增幅。线上已经成为零售企业最重要的渠道。
财报显示,永辉超市线上销售占比已由2020年上半年的9%增长至14%,家家悦上半年线上订单达到了303万单,同比增长达到382%,顺客隆线上销售增长210%。
而众多的零售企业正在通过接入第三方到家平台、开展社区拼团业务、推动直播带货、构建会员体系打通线上线下,进而寻求增量。而就目前来看,上述举措已经为多数企业带来了营收增长,而就财报来看,持续投入线上,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整个实体零售业的共识。【完】
","content_hash":"88b778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