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半年报的发布,多家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做出重要布局,财富管理市场已成为头部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
“大财富”战略成业务发展主线
从近期银行高层的公开发言中,可以看出“大财富战略”成为多家银行业务发展的主线,各家银行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同台竞技。
在招商银行(港股03968)2020年股东大会上,行长田惠宇表示,“大财富管理是我们穿过未来迷雾所能看到的、离3.0模式最贴近的方向,是‘轻型银行’向纵深推进的高级型态,也是在低利率时代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战略支点”。
在建行2021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在建行自身“十四五”规划中,已把“大财富管理”作为战略重点,将聚合集团资管板块优势资源,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强化母子协同联动,实现产品错位布局,不断丰富产品线,加强自主投资能力,持续拓展核心客群,全方位满足客户投资理财的需求。
中信银行(港股00998)提出,将构建以“大财富”为主体的“大财富-大资管-综合融金”价值链,到2023年,零售业务营收在全行占比要超过50%。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介绍,该行零售营业收入、零售中收占比持续提升,今年8月下旬,该行表内零售贷款规模历史上首次超过对公贷款规模。
“综合服务”“公私联动”成为私人银行关键词
在大财富布局中,私人银行作为零售综合金融生态链最顶端的业务,被称作“皇冠上的明珠”,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横跨个人金融和企业金融两端,还能有效地串联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的服务链条。
据银行业协会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0)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管理白皮书》显示:“私行客户价值诉求不局限于财富保值增值,还有B端企业服务需求,故具备‘公私联动’优势的银行私行更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相比较过去私人银行单纯的产品投顾模式,近年来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上升和数字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对私行客户提供以人为轴心,数字化为支撑的“综合化服务”,服务对象从个体延伸到家族和企业,服务内容从单一产品扩大到资产综合管理。
截至今年6月末,工银私人银行同时为近20万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其中近七成为民营企业家。在财富管理服务基础上,工银私人银行多款专项融资产品,推动民营企业合作伙伴服务提升工程,并在总分行层面成立“1+N”公私联动柔性团队,为私行客户提供一揽子投融资服务,私行客户企业融资余额超过3000亿元。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稳坐私人银行的头把交椅,截止6月末,招商银行私行AUM超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年报中招行强调:“围绕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批发、零售客户转化日益默契,两大条线在代发业务拓展和私人银行客群拓展上的合作更加紧密”。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晏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私人银行的下一步新“打法”上,融合客户个人财富管理和企业多元化需求的新生态平台化服务将成为最鲜明的特点。
今年刚核准筹建的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绩也表现不俗,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48560户,较上年末增长20.82%。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 AUM为6337.2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4%。兴业银行充分发挥“商行+投行”协同赋能效应,通过加大境内外、公私联动,增强专业化能力,持续提升对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强公私联动,帮助客户制订兼顾企业发展和家庭财产的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内外并举,架桥对接财富管理,从持有资产到管理资产,为私行客户创造更多主动投资机会。
本文源自中国电子银行网
","content_hash":"9d870c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