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日)下午,由四川省商务厅组织的全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现场会在成都双流举行。省市场监管局、成都海关等业务主管部门,以及成都、泸州、德阳、绵阳、宜宾、南充、眉山等地市的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属地海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管理机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企业,省、市电商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这场会议。
▲会议现场
前店后仓+快速配送
打造跨境购物消费新场景
参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双流“空港一号”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详细了解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
作为全省首家“前店后仓+快速配送”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的“空港一号”,面积约1500平方米,商品品类约2000多个,涵盖化妆品、护肤品、日化、食品、鞋,衣服、包等品类,主要打造集“保税仓和实体店”相结合的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配送 ”展销体验新场景,并实现跨境电商新零售运营(线下门店+线上商城)。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双流区不断加快推动口岸消费应用场景建设和现代商贸产业生态链转型升级。在成都海关、成都双流机场海关以及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积极会同四川邮政,发挥中国邮政跨境供应链资源优势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政策功能优势,引入“空港一号”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项目。该项目于今年4月23日正式开业运营,现已汇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母婴用品、服饰鞋包、时尚轻奢、护肤美妆等上千种产品。
力争年内拓展100家门店
将打造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跨境“网红打卡地”
“虽然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消费模式,但我们仅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月营业额就突破百万元。”“空港一号”前店项目负责人曾绍喆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已经有20多家店,“按照计划,将力争年内拓展100家门店,让这种‘前店后仓+快速配送’跨境电商新业态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买到进口商品”。
“空港一号”目前也正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在“空港一号”目前场地的一楼大厅,新拓展了一个近5000平的空间,打造“集装箱集市”,补充和打造新鲜有趣的消费场景,让大家来扫货的时候不仅可以逛街吃吃喝喝,还可以抽盲盒,打卡积分,抵扣现金购物,争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娱乐和购物。
“新场景加快推动口岸消费应用场景建设和现代商贸产业生态链转型升级。”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流区与四川邮政合作,将致力于打造成为集海外厂商孵化基地、轻食餐饮、新媒体网红直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跨境“网红打卡地”。
强基固本、做强载体
积极推广“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
在随后召开的讨论交流会上,省市场监管局还详细地解读跨境电商线下展示相关政策。成都双流机场海关也就“前店后仓+快速配送”业务模式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成都市商务局也给来参加会议的地市州代表分享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经验。四川邮政方面也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空港一号”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开展情况。
省商务厅副厅长佘骥对双流区“前店后仓+快速配送”创新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表示肯定。他说,各地一要创新引领、点面结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推广复制“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以跨境电商体验店带动“高品质宜居购物圈生活圈”。此外,把握我国跨境电商特别是零售进口发展窗口期的同时,做到强基固本、做强载体,打造一流的公共服务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从双流区了解到,下一步,双流区将积极发挥“空港一号”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店示范效应,利用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功能和成都双流空港口岸七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平台优势,紧密围绕商贸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丰富定位,整合四川邮政跨境供应链资源及遍布全省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和口岸贸易新业态,打造新媒体网红直播基地、口岸缤纷市场、新零售体验区等新业态,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闻背景」
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打造跨境购物消费新场景
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成都)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主要承载地,双流区积极会同成都双流机场海关,发挥自贸改革制度创新优势,在全川率先探索推出“前店后仓+快速配送”跨境电商新业态体验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业态多元化发展。该模式通过整合境内境外优势资源,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切实提升跨境电商购物体验——企业将全球精选优质商品空运至双流国际空港,并按照跨境电商“1210”保税监管模式报关存储于监管仓库。消费者在“前店”现场下单后,后台系统实时向海关进行申报,在海关“审、验、放”一体化监管下,存储于“后仓”的跨境商品即可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消费者可通过现场大屏清晰看到商品分拣全过程,全部流程平均耗时仅约10分钟,大大缩短了传统跨境购物的物流等待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能买遍全球的优质体验。而对企业来说,则通过商品“存、展、销”一站式经营,实现企业通关成本最低、通关时效最快。
胡兵发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