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题:10月金融数据企稳回升,后续宽信用或将继续演进
作者 王青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冯琳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
11月10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6.3个百分点。
10月信贷数据企稳回升
10月信贷数据企稳,表明前期“宽信用”累积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同时也与10月以来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有所松动有关,后者直接体现于当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上。不过,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处同比大幅少增状态,显示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制约信贷扩张,这是当前信贷数据仍处偏弱水平的主要原因。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可以看到,从7月全面降准落地,到8月下旬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再到9月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下半年以来,监管层频频释放“宽信用”信号,但此前两个月贷款余额增速却持续下滑,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政策传导存在时滞,即从“宽信用”政策信号发出到金融数据反弹往往存在2-3个月的时滞。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的影响。9月29日,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提出“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背景在于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偏紧,引发楼市降温的问题。10月以来,房地产相关信贷边际向暖的消息频出,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调在当月信贷数据中得到立竿见影地体现——10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结束了此前连续五个月的同比少增,比2020年10月小幅多增162亿元。
不过,10月信贷数据虽实现企稳,但仍处在偏弱水平。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抑制企业信贷需求——根据央行调查统计,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较二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3%;二是房地产信贷政策松动幅度仍小,且银行对房企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这两点对信贷数据的影响直接体现于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923亿元。而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仍然维持票据冲量操作,10月票据融资同比多增2284亿元,企业短期贷款也同比少减549亿元,导致企业整体信贷结构短期化特征明显。
10月末M2增速延续反弹
10月末,M2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10月末M1增速进一步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9月末M2增速为10.9%,10月末下降为10.5%,基数下行有助于推升2021年10月M2增速。在存款结构方面,10月居民存款大幅下降1.21万亿元,非银存款大幅增加1.24万亿元,与银行季末考核结束后,存款流出银行体系的季节性规律相符。10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2050亿元,与当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量相关,这实际上小幅拖累了10月M2增速的反弹幅度。这同时也意味着10月财政支出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10月M1同比增速继续以较快速度下滑,主要与当月商品房销量下滑有关。历史数据显示,M1增速与房地产市场热度存在较强关联。另外,10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表明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实体经济活跃度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也是拖累M1增速下行的部分原因。
总体上看,10月信贷、社融增速低位企稳,止住了此前的持续下滑势头。在新增规模方面,当月新增信贷和社融都出现同比多增,意味着边际宽信用过程已经启动。这也与当月M2增速延续回升相印证。我们认为,10月金融数据出现企稳反弹,一方面表明前期央行降准对信贷的提振作用开始体现,同时也与近期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直接相关。
同时10月金融数据也显示,表外票据融资收缩、M1增速持续下行,这意味着后续宏观政策将继续向稳增长方向微调,年底前后存在降准可能。
伴随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特别是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年内剩下两个月的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回升,后续宽信用进程将继续演进。这将是稳定2021年底、2022年初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有力保障。(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content_hash":"65b6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