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近日,交通银行发布了2021年三季报,在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和盈利双增长。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1.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4%;集团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643.60亿元,同比增长22.10%。
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交通银行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围绕集团“一四五”战略,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经营态势进一步巩固,表现为盈利能力稳健提升、存贷规模持续增长、信贷投放精准发力、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交通银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加大了支持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展望未来,交通银行方面表示,下阶段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攻坚金融工作“三项任务”,在与国民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同频同步发展中,打造自身业务特色,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资产质量稳定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
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交通银行实现净经营收入2002.10亿元,同比增长7.85%。其中,利息净收入1192.44亿元,同比增长4.5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1.49亿元,同比增长3.33%。
与此同时,存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客户存款时点余额达698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4%;客户贷款时点余额达64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6%。
从具体业务来看,交通银行“十四五”规划提出四大业务特色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
截至三季度末,在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6亿元,增幅41.68%;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20万户,增幅35.21%。在贸易金融方面,境内行贸易融资发生额5737亿元,同比增长25.50%,国际收支同比增长47.89%。在科技金融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29%,在对公贷款中占比较上年末上升1.89个百分点。在财富金融方面,AUM规模4.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8%,沃德和私银客户数较上年末均保持12%以上的增速。其中,前三季度交通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破万亿元,产品余额1.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41%。
在推动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截至三季度末交通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对此,交通银行方面表示,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举措:一是坚持“控新增,优存量”,严守稳健经营底线。集团不良贷款率1.60%,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6.60%,较上年末上升12.73个百分点。二是加强风险识别,严格资产质量分类标准。逾期贷款率1.5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不良贷款余额比例94.91%。三是持续加大处置清收力度。报告期内共处置不良贷款552.55亿元,其中实质性清收225.40亿元,同比增幅36.47%。
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与此同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在此背景下,加快碳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正成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服务碳市场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今年以来,交通银行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创新。将绿色信贷扩展至含碳金融的绿色金融,明确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长期战略,积极支持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9.81%。
在发展碳金融业务方面,交通银行目前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主要有承销碳中和债、探索“碳普惠”业务和开展“零碳网点”实践。
3月,交通银行牵头主承销的11.15亿元三峡新能源“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该产品系交银集团“碳中和”概念固定收益类产品,也是全市场率先以国家新能源补贴款作为底层资产的“碳中和”ABN。5月,交通银行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率先完成长三角地区碳配额质押融资。8月,交通银行将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从试点地区拓展到试点地区外,青岛分行率先在系统内落地了全国碳排放权质押“碳普惠”融资业务。9月,交通银行花都分行完成187吨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注销,实现2020年和2021年全年因办公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中和目标,荣获网点“碳中和”证书。
加码金融科技 以点带面谋求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数字化已成为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抓手,亦是突围的关键。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数字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6月末,累计拓展开放银行合作机构73家,对接头部流量平台(京东数科)、音视频(喜马拉雅)、交通出行(途虎养车、哈罗出行)、医疗健康(微医)、随身办等。上半年,线上用户获客共计29.02万户。此外,对接上海市“两张网”推出的“医疗付费一件事”,上海签约客户超30万户,市场占比85%以上。
加码金融科技投入,成为全行的共识。今年8月份,交通银行编制了《“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交通银行“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聚焦价值创造,深化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建立数字化竞争优势,同时明确交通银行“十四五”期间金融科技发展愿景“POWER”,即平台(Platform)、开放(Open)、智能(Wise)、企业级(Enterprise)、重塑(Reinvent)。
谈及数字化发展措施,交通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集团数据管理与应用体系,做强企业级数据治理,打造集成整合、高效复用、即时赋能的数据服务;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构建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跨界生态开放融合,更加注重各类特色场景建设的完整性和系统集成;促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这一“敲门砖”,同步促进业务流程和制度的同步快速迭代,实现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金融脱媒加剧,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发展模式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今年以来,交通银行着力推动科创服务、产业链金融、跨省通办大数据、惠民就医等重点项目,以点带面谋求转型突破。
在科创金融服务方面,交通银行出台长三角区域“交银科创”授信业务管理办法,推出人才贷、创融贷、共享贷、研发贷等产品;初步建立科技型客户名单库,梳理共97项涵盖专有技术、投融资、小巨人/瞪羚/独角兽等各类客户画像及标签,建立12万户长三角企业基础客户数据库、1257户工信部门专精特新小巨人数据库等,提高营销精准度。
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交通银行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打造贸易金融特色,通过线上化模式创新,将产业链项目做深做透。交通银行与宝钢旗下的欧冶云商、中建八局、国药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创新推动贸易金融功能迭代优化。截至9月末,这三条重点产业链累计新增融资客户数较4月末开始成立项目专班以来提升121%,融资业务量提升35.36%。
在推动银政合作方面,交通银行积极推进区域深化大数据合作,目前区域内各地省、市级大数据管理部门已实现签约“全覆盖”,深化银政合作将为普惠金融、长尾客群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银行在年初出台了《“长三角龙头银行建设”行动方案》,推出了包括做强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发挥核心重点区域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建立一体化、差异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等六大方面20个重点子项目。
前三季度,交通银行长三角区域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截至9月末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增幅13.23%,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速2.67个百分点;四大特色业务领域新动能加快培育,三季度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超过20%,普惠两增口径贷款增幅超过40.88%;资产质量良好,区域分行不良率1.27%,低于境内行平均不良率近30个基点。
交通银行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具体项目,加快推进战略落实落地。一是推动集团各项创新支持政策、项目资源在区域内,特别是上海主场优先试点落地,推动加大对上海市分行放权赋能力度;二是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加快区域分行科技金融专业经营团队建设,拓展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金融客户;三是着力发挥长三角管理总部牵头经营和营销优势,对接政府牵头部门和项目主体,抓紧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的落地;四是建立健全自贸金融、跨省通办、科技金融等重点业务的相应机制和专班,推动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市场占有率。
","content_hash":"9cfb84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