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办。3日,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在金融科技主题论坛做主题演讲时表示,过去数年,在政府、政策、市场的多方推动下,金融科技取得较好的发展,助力金融服务成本降低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陆金所作为一家数据驱动的金融服务平台,也取得了诸多成效。”他表示,比如在对公业务领域,目前陆金所已服务1200万中小微企业主,通过10多年的数据积累,能够很好地识别这些中小微企业主KYC状况与KYB状况,与合作方进行AI风控的合作,提升银行放贷决策效率等。
在互联网财富管理领域,陆金所也投入大量资金提升个人投资者的KYC评级体系,并对各类金融理财产品做好各种评级与标签,最终实现“合适产品推介给合适用户”的效果。此外,个人投资者在投前、投后环节都有AI技术支持,整个操作过程也会落地在一个区块链系统里,确保产品推介、投资者遴选、购买、投后交易等各个环节都有迹可循。
“因此,我们认为数字化经营能够提供一个更精准的服务,提升金融投资的方便性与速度,且降低操作成本。”他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它是否会对未来数字化金融服务业态构成多大的影响,颇令金融市场关注。
计葵生对此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带来的一个较大变化,是明确了平台责任,即如何让用户给予合适的授权,以便平台能够使用他的一些个人信息,并确保这些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这项政策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未来用户可以有权在各个平台知道自己的哪些个人信息被使用,哪些信息在某些使用环节需要修改,以及有权利在某些场景取消自己的数据授权等。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决定是否将个人信息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他指出。这意味着数据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的个人资产之一,可以决定这个资产如何使用。
计葵生表示,目前欧洲、英国已出台类似《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个人数据保护规范,其中英国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后,给广大个人用户创造了更多权益,也驱动开放银行/开放金融新生态的发展。
“事实上,英国之所以发展比较快,还因为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建立了统一的API标准,令英国个人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他个人数据从一家机构转移到另一家机构,形成完整的授权使用体系。目前,英国已有200多家机构参与到这个开放金融生态建设,逾250万个人用户开始使用相应的服务。”他透露。这或许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全球趋势。
但他坦言,这个发展趋势也存在新的挑战,比如个人信息存放在不同载体,在不同监管体系之下,要尽可能在相互打通数据同时保护好客户数据安全,这就需要一个很强大的系统处理能力。此外,整个系统还需要一个符合数据安全的共同标准,方便个人数据在安全情况下的流通使用,无论是当前的可信执行环境,还是多方安全计算,或是联邦学习技术,都目前为主都存在操作成本较高、效率略低的问题,一旦遇到大规模量的操作就会存在难度。因此相关部门与企业都需要探索,如何寻求一个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且满足各个市场与监管部门合规要求的操作模式,助力数据在安全可靠环境下的流通使用。
“未来在法律层面,我们希望相关部门与市场参与者能共同探讨,明确哪些数据能不能用,如何使用,将数据定义与使用边界定义得更加清晰,以便各个部门能按照同一个标准开展操作。”计葵生强调说。事实上,不少金融机构希望有些数据能够在全市场打通,比如在理财业务端,如果一个客户已完成KYC评级,若市场存在第三方平台能促进这些数据信息实现跨平台打通,就能减少客户的操作成本与时间,提高整个金融投资的便捷性。因此,金融科技要保持健康更好的发展,需要在科技、数据定义、法律方面做得更加清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ntent_hash":"0e858a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