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汹涌的金沙江水从白鹤滩水电站的闸口中喷薄时,一个承载着沿岸人民几十年的富裕梦有了回响。
为了开发金沙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曾9次穿越险峻的虎跳峡,提出“建造巨型水利枢纽”的设想。
时隔四十余年,2021年6月28日上午9点36分,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在这背后,是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是共同富裕的政策引导,是“3060”目标的规划赋能,也是一代又一代致力于水利建设的中国人的坚守。
而其中,少不了一道汇入滚滚金沙江的金融活水,蕴藏生机,浇灌梦想。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
动作:责任之举
2021年9月22日-24日,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全球碳中和与中国担当”。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等七十多位嘉宾与会,就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话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在论坛上表示,平安银行根据研究和判断,预计我国在碳中和阶段绿色金融的投融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人民币以上。
得出这样的数据,是基于对一笔笔真实投资的判断与衡量。
以文首所述白鹤滩水电站为例,从2018年至2021年,平安银行累计提供资金八十余亿元,用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库区民众迁移、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等。
为帮助水电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平安量身定制了支持贫困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的“水电扶贫”模式,支持水电站建设运营,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进而脱贫,建立起贫困地区水电扶贫长效机制。
平安在回应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时,用了一句话:始于“扶贫”,臻于“低碳”。
作为目前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电力主要输送江苏、浙江,助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后,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对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其公开资料,白鹤滩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氮氧化物约15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企业只有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命运、民族复兴,才能基业长青。”在马明哲看来,紧跟国家战略、响应国家政策,是企业社会责任行动的重要指引。
当“碳中和”“碳达峰”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相继出现时,对于本身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的平安,有了更高的追求和责任。
2021年7月16日,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上,中国平安作为首批常务理事单位之一,联合不同行业里愿意参与碳中和行动的各类市场主体、专业机构,共同发起了碳中和行动联盟。
平安加盟“碳中和行动联盟”
该联盟的宗旨便是倡导自主行动、促进共同参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而这恰恰符合平安的绿色金融发展逻辑,即平安自身谋求可持续发展,并在其金融业务上为资金加以绿色门槛,引导资金使用方参与绿色行动。
除上述行动外,在利用金融手段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平安还有更多尝试。
2021年9月16日,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成果展示暨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成立大会在国银金融中心大厦召开。会上,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理事单位——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向社会公众分享了全国首单工业污水收费收益权绿色ABN案例,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依法合规拓宽融资渠道,为绿色企业开展减碳业务、碳核算、碳管理提供多元化融资思路。
今年3月,该项目荣获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颁发的“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
这些行动往往与其自身产品有所融合,以发挥二者优势。另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便是平安产险自然灾害风险平台及气候变化风险应对项目。
据悉,该项目平安产险自然灾害专业团队已在四川落地首个自然灾害实验室,建立灾害预警体系。通过暴雨、台风、洪水、地震等10种自然灾害数据,以及气象、水文、地理、遥感、地质、灾害、承灾体和社会经济类数据,建立自然灾害时空数据库。
当前,实验室已经完成自主研发的全国高精度水灾黑点地图,用于高精度内涝易发区域识别,辅助询价核保流程、风险精算评估等场景,为自然灾害和巨灾保险产品创新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气象预测和洪水预测也已用于防灾风险提示。
方向:政策响应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并为此明确提出数据指标,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中国的表态和中国的承诺是完全一致的,这些目标已经和中国十四五规划密切结合在一起,”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徳在为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致辞中指出,“这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带来新的启发。”
如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整体规划,受到政府高效行动力的启发,以企业视角探索切入点,发挥独特作用。
这样的找寻获得了回应,在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以及能源化工业等耗能较大产业群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上,平安找到了独特的推动视角。
据平安方面介绍,其通过逐渐降低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增加对于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或以贷款利息补贴的形式切实提供金融优惠等举措,进而服务和帮助这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在自身绿色发展方面,“数字化”是中国平安在其金融主业中应用最广的理念和举措。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业务服务,科技力量支撑下的数字化极大降低了物质消耗,做到了绿色环保。“绿色”也因此深入到每一位平安人的心中。
中国平安绿色金融办公室
除了企业员工,平安也通过公益的形式将“绿色”带到普通人身边:发行“低碳信用卡”,建立“低碳账户”,宣传“低碳环保理念”……
坐落于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获得LEED铂金级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同时荣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
平安金融中心获得LEED铂金级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这座基于“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设计的大楼,采用多项前沿技术和先进策略,在节能环保方面是全球超高层建筑的标杆。
由此来看,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是融入平安文化的基底,而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佳注解便是被金融赋能的“行动”二字。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的社会责任行动并不盲目,而是响应国家政策、贴近国家战略。
早在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为我国的绿色金融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准。
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在工作会议上将“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列入2021年度重点工作。这也意味着,“金融”和“绿色”成为了需要深度捆绑的伙伴。
次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首次从全局高度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目标: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
2021年3月7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专门介绍了央行绿色金融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即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除了宏观层面的设计与建构,绿色金融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相伴而生。
4月28日,银保监会在研究部署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精准支持绿色发展……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创新产品服务,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针对中国保险业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探索方向包括加快建立健全与气候相关的巨灾保险制度,”在9月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政研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进一步完善企业财产险、车险业务,创新基于气候变化的保险产品。”
从中国人民银行到银保监会,再到国家相关部门的会议,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碳中和目标都是近年来关注的聚焦点。
而平安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行动,则一一回应了这些目标和期待。
体系:创新实践
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指出:“目前行业内的绿色金融统计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清晰,实践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全行业共同推动完善;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仍不健全,绿色企业或项目的判定难以有效统一。”
可以确定的是,绿色金融实践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问题的解决也并非单个企业独身便可以实现,合作才是有效方案。
10月15日,以《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为主题的平安大讲堂在深圳召开。会议聚焦“能源转型”“绿色投资”和“科技助力碳中和”等问题,围绕着绿色金融这一主题,致力于探讨出我国绿色金融转型发展的最优路径。
平安大讲堂
在一次次的思想交锋中,平安参照国家政策,汇集各方意见,总结多年经验,不断去创新绿色金融的践行轨迹,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今年的地球日前夕,中国平安曾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信中,平安公布企业绿色金融目标,即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和绿色保费增速和规模,以及气候变化风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并且还为此调整了组织架构。
细数平安多年的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围绕碳中和目标的庞大体系。
去年,中国平安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博鳌论坛上发布“新华CN-ESG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融合了十多个主题、130多个基础指标、350个数据点,以及四十多个行业风险与机遇矩阵指标,同时满足海内外需求。
CN-ESG产品一方面可以提升ESG信息和数据管理的效率,实现ESG绩效管理线上化。另一方面,CN-ESG产品可以赋能绿色投资评价。
中国平安通过深耕科技,在AI-ESG平台上嵌入了绿色企业标准来识别企业绿色的程度,为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业务提供更加精准的量化打分,进而防止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金融资源浪费。
此外,延长ESG产业链,不断丰富和优化ESG产品结构,是平安在促进绿色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之举。
其中,平安信托设立绿色金融主题和ESG主题慈善信托,打造行业品牌项目;平安基金推出平安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两只ESG主题相关基金,助力绿色基金产品发展;平安财产险的绿色保险产品涵盖环境污染类、绿色资源类、绿色产业类、巨灾/天气类,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类,并有针对绿色产业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
据盛瑞生介绍,中国平安还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责任投资和绿色金融领域的政府机构、行业倡议组织以及优秀同行的交流活动,如中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生态环境部、证监会、保险协会等,积极参与了深圳市、上海市的多个ESG标准以及绿色金融研究课题,共建更好的ESG环境。
体系建立之后,平安有了更扎实的底气。平安承诺,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中国平安力争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
而这些数字的背后,也预示着平安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目前,中国平安正在联合清华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一起针对气候变化以及碳排放统计进行有针对性研究,致力于将未来的成果帮助企业更好地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实践。
中国平安表示,将通过信贷优惠利率和保险优惠费率、资产配置倾斜及培训、辅导及其他附加价值服务支持等金融优惠手段,全力支持国家绿色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切实支持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创新能源技术、碳补集与生态碳汇、碳交易等领域的发展。
“平安将绿色金融当作产业发展,”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全牌照两大特色优势,拓宽企业低碳转型的融资渠道,推动实体产业低碳转型进程。”
(专题)
","content_hash":"c85018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