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烨
在《长恨歌》中,白居易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形容杨贵妃的绝世美颜;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古今中外从不乏对高颜值的赞美和推崇。
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颜值消费,想拥有一个靓丽的外表,这催生了颜值经济的爆发。
什么是颜值经济
颜,有容颜、容貌的意思;值,表示数值。因此,颜值可以理解为“容貌靓丽的数值”,这与经济管理领域的“竞争力”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竞争力”指的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小或强弱之分,“颜值”就是通过容貌魅力的竞争而进行的强弱之分。“颜值”作为另一种“竞争力”,也处处体现了其“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溢出”效应。
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什(Daniel Hamermesh)和杰夫·比德尔(Jeff Biddle)的研究表明,一个容貌低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少赚9%的薪水;而容貌高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则多赚5%。相差的14%,放大到一生,则可能使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达到23万美元(约150万元人民币)。《经济学人》曾发文称:“权力属于颜值更高的领导人,不管在大猩猩社群还是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包括身高、肌肉、语音、语调等)和成就一样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如今这句话被很多人重新解释为“得颜值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颜值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形容人的长相。用“注意力经济学”来解释的话,“颜值经济”也指企业通过制造更高颜值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培养忠实用户群体,以期获得利益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
在以前物质相对匮乏、人们生活水平不是很高的年代,物品的实用耐用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耐摔、不容易坏,用个三五年一点问题都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对商品的追求也进一步提升,以前是能用、耐用就行,现在不光要实用、好用,还要设计得漂亮、够时尚,能体现年轻人的个性。
2020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尼尔森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产品的颜值。尼尔森中国脑神经科学以及创新咨询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平均只会花3-7秒的时间决定购买哪个产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64%的消费者会购买包装更吸引人的产品。让人更惊讶的是,尼尔森发现,一个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优秀包装设计获得的投资回报率竟高达一般广告活动的50倍。
所以,同样的产品,颜值不一,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价值也不一样。
颜值经济有多“火”
收入的增加和新生代消费者的成长,造就了当下追求颜值的热潮。“80/90后”作为中国消费大军中的新世代,正逐渐成为中国消费主力军。有关报告显示,2020年新世代人口占比29.5%,同时贡献53%的消费。而相较上一代(“50/60/70后”),新世代生活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消费能力与意愿显著高于上一代。
根据艾瑞的《中国“颜值经济”微报告》,医疗美容行业迅速发展,美容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社会更加包容的环境下,医美或许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消费方式。数据显示,男性医美的客单价是女性的3倍,在植发变美的服务中,41%为女性。
CBNData数据显示,“抗初老”的“90/95后”已经超越“80/85后”,成为抗衰老消费的主力军。91.3%的受访者考虑将医美作为抗衰办法之一,远超护肤和健身。医美不仅受到爱美人士的欢迎,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2021年上半年,爱美客、华东医药、朗姿股份、奥园美谷等医美行业相关股票走出翻倍行情,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年内涨幅更是分别达到了66%和81%。化妆品行业也在“高歌猛进”,根据中研普华《2021-2025年中国化妆品零售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在化妆品行业,2020年总零售额达3400亿元,同比增长9.5%。预测2020-2023年,我国化妆品行业销售规模将继续扩大,销售收入在2023年将增至6609亿元以上。
另外,在颜值经济下,美颜拍摄等相关APP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软件之一,“修图软件”“自拍神器”“美颜相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自身对颜值有更高的要求外,在社交网络时代,在社交平台上晒自拍照、收获赞美成为很多爱美人士的爱好。这也催生了不少美妆达人、时尚网红、直播网红、街拍达人等。爱美还影响到了手机行业,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开始相继提升照相技术,在手机新品发布会上,照相机像素也越来越成为商家的重要宣传点。这都是颜值经济带来的生产力。
颜值之下,还需理性消费
在颜值经济的暴利下,黑暗和丑陋如影相随。
以医美行业为例。
近年来,不仅各大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整形机构刮起了微整形风,甚至很多路边的美容院、美发店也借机分一杯羹。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医美产业已超越巴西,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微整形行业乱象频出。
为了获取利益,没有任何资质的美容从业人员和工作室比比皆是,它们所售出的产品、医疗器械等,大多是非正规、不合格且没有卫生保障的问题产品,整形医师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整容引起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频发。
从2017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有整治医美相关行业的专项行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监管政策的趋严,将推动医美行业进一步规范化。
不仅是医美行业,关于化妆品的质量问题投诉也不断。
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投诉平台,以及一些社交软件上,化妆品的质量问题是消费者讨论及关注的焦点,内容包含“假货”“变质”“用后皮肤过敏、发红”等。虽然化妆品品牌开展促销是积聚流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遭遇了“欺诈式优惠”。2019年11月21日,一名匿名用户在黑猫投诉上发起了对珀莱雅双十一福袋活动的集体投诉,这场集体投诉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热度。消费者往往是在遇到问题后与客服沟通无果,不得已之下方才求助第三方投诉平台,有不少用户表示在售后过程中遇到了“客服态度欺瞒、嚣张”“信息已读不回复”“不发货”“不退款”等售后难题,而在第三方平台介入后,部分消费者的诉求才得以解决。
所以,追求颜值还需理智,毕竟任何产品或服务的重点都是品质,产品包装得再好,质量不好也没有用。同样,漂亮尽管是一个人的资本,但并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能力不强的职场人,容貌再好同样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在追求自身颜值提升的时候,更是要量力而行、三思而后行。
","content_hash":"dc36c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