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
通过资质辨别金融营销宣传、绝大多数消费者会在信用卡到期日之前还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比2019年显著提高2.04,居民在金融态度上表现较好,金融技能明显改善。不过,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
消费者金融素养普遍提升
“存款保险概念普及了后,客户会有意识地将钱存在不同银行,有的阿姨直接说一家银行最多存50万元,主动要求我们理财经理做资产配置。”说起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变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义路支行行长陈伊伦感受强烈。她在工作中发现,客户走进银行前基本都会提前做功课,对金融产品和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全面、专业,也比较清楚相关政策。
消费者在银行网点等候办理业务
陈伊伦感受到的变化,在央行的《报告》中更加直观。
金融知识更加丰富。与2019年相比,金融消费者在信用知识、保险知识、贷款知识、存款保险知识、年化收益率计算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85.15%的受访者知道严重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自己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对退保犹豫期认识比较到位,71.03%的受访者知道无条件退保相关规定;多数受访者(68.62%)对贷款期限与月还款金额及利息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金融行为显著改善。以信用卡还款为例,与2019年相比,金融消费者信用卡还款行为明显改善,全额还款的比例提高了8.2%,最低还款额或还款能力不足的比例下降了2.81%。同时,消费者阅读合同习惯有明显改善,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的比例增加了12.31个百分点。
从银行办完业务的消费者
金融态度有所提升。对负债消费普遍持有谨慎的态度;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持肯定态度,也有不少人认为便利与风险并存;认可金融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针对青少年金融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普遍偏高。
金融技能变得更强。我国消费者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表现良好,大多数处于收支盈余或平衡状态。能够意识到要通过资质来辨别金融营销宣传;能够正确理解金融产品合同的关键性条款,基本能够选择正确的投诉渠道。
“一老一少”金融教育有待加强
《报告》指出,综合来看,总体上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逐步提升,2021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不过,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消费者有较为充足的应急储蓄,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形成有力支撑,是我国经济韧性强的表现之一。
银行智能服务区
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的背后,一方面是金融业快速发展、加强宣传普及,另外一方面消费者也在主动了解、学习金融知识。与2019年相比,消费者认为金融教育非常重要的比例提高了14.04个百分点,认为金融教育不重要的比例则下降近10个百分点。
今年9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通力协作,联合推出“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记者了解到,在湖北,多个部门共同开展的活动也正在开展,主要包括“金融知识有奖竞答”“金融好网民”评选、“直播大讲堂”“微视频评选”等系列宣传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
民生银行联合派出所走进老年大学,普及金融知识
“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这是大势所趋,现在网络发达,知识获取的途径很多,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都有很多金融类的账号博主来给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某银行武汉硚口支行员工王女士认为,随着大家的收入水平提高,有了更多的金融需求,也会相应地学习相关知识。
虽然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但《报告》同时指出,消费者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呈现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可能加大金融市场波动,需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教育战略地位。中国消费者在日常收支管理和按时还款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购买保险产品方面较为薄弱。目前,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金融数字化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应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金融转型风险,保持足够耐心,避免老年人在转向数字渠道时遭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加大对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content_hash":"8c4528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