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党怀「中信银行副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8期
优化金融供给,服务人民新向往
2021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经济也迎来向高质量转型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党中央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基调,再次踏上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共同富裕方针,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两方面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
把握资产管理重心、培育增长新动能、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要以创新为源泉、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都将科技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未来,金融机构应在资产管理领域做好相关产业扶持与培育。
提升财富管理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纲领、服务人民新向往。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安排。为百姓守好财、让居民可支配收入多起来、协助富裕群体反哺社会将在金融领域有更多新声音。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融融时代
国际经验的启示: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大融合时代已到来
资产管理行业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激发了美国民众对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需求,早期机构的资产管理以理财为主;之后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崛起和国内个人可投资资产的快速累积,居民需求从简单的理财规划到投资领域细分,再到全面综合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随着财富管理需求变化自发演进。
我国的资产管理也经历着类似的演化。2004年银行理财应运而生,2012年资产管理进入专业化运营时代,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这些发展变化既是财富管理内在需求的驱动,也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二者深度融合的时代已然到来。
强监管需要注入新模式,财富管理是资产管理转型的新血液
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轮监管放松、业务创新的发展机遇。这一轮监管放松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百家争鸣、全面创新的大资管时代。但大资管时代存在的诸多隐患也进入到监管的视线。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非标期限错配、多层嵌套等问题成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桎梏,也给金融业稳定埋下了隐患。2018年推出的资管新规目的在于统一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规则,化解行业长期以来隐藏的风险,引导行业回归本源,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与发展。
在政策引导下,资产管理行业开启了净值化转型的进程,这决定了行业的盈利模式要从以融资方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利差”盈利模式转变为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管理费”盈利模式。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典型的“管理费”盈利模式之一,是强监管下资产管理行业转型的重点方向。
把握财富管理新脉络、掌舵资产管理转型路径
历史经验表明,居民财富增长是财富管理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资产管理创收的重要源泉。中国新经济的崛起和家庭可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为两大业务转型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41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3%。财富结构分布呈现新特点:一是年轻群体财富占比攀升,他们更追求投资的多元化和专业性,对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需求更旺盛。二是高净值人群财富规模占比持续攀升,近三年高净值人数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从之前12%跃升至15%,可投资资产总量年均增速17%。无论从委托资金规模还是对专业机构认可度来说,做好高净值客群资产管理是机构必争之地。三是“人—企—家”综合服务需求凸显。这类需求在高净值人群中更加典型,他们除了关注个人投资需求外,更希望金融机构能提供覆盖企业、家庭及社会责任的多元化服务,“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模式成为行业主流。因此,资产管理重心也应从最初的单一产品供给向“人—企—家”的综合服务模式转变。
商业银行新使命:做“人—企—家”综合服务供应商
以人为本做值得全权托付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国内经济稳定向好带动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和多元化。但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和净值化转型,市场的波动、可投标的的丰富、个性化的定制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日渐成熟,老百姓也更愿意将资金交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做全权委托管理和长期配置。
作为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商业银行连接着财富和资产两端,回归本源、以客为尊、代客理财、与时俱进既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更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从财富端来看,金融机构应以人为本,在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实现从单一产品销售向长期限、综合化资产配置转型,尤其是定制类的投资服务越来越受到高净值客户青睐;从资产端来看,主动管理能力强的资产管理机构更倾向于全权委托模式,例如瑞士隆奥银行,我国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都通过全权委托专户定制给客户更加有温度的投资体验。
板块融合、打通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融通的枢纽,担负着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责任。随着企业主群体在财富管理市场的崛起,商业银行应立足加强两个板块的深度融合,借助双条线优质资源、深化客户综合经营与服务,拓宽利润来源同时带动经济活力提升,实现客户、公司和社会经济的多赢。
首先,要打通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以客户资金流为脉络,以企业主客群为重点,深度挖掘客户个人财富和企业资金的综合需求,借助“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价值循环链,有效链接投资端和融资端需求,形成资金供给、资产管理、资金融通开放融合的金融生态,真正打通实体经济畅行的“任督二脉”。
其次,可以借助集团优势、构建“商行+投行”核心能力。一方面着力做好与“投行生态圈”的多资产供应对接;另一方面借助金融集团资产端优势和投研能力,提升多资产投资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做大做强资产管理,持续吸引财富端流量。
守好“小家”反哺“大家”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经济转型和财富积累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家庭观、社会观的变化和需求。家庭稳则国兴,小家和则大家昌。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运用金融工具和综合服务为客户家庭事务提供解决方案。
守好“小家”助力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家业常青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愿望。随着经济创富一代进入交接棒时期,家族治理与财富保障、接班人培育、企业价值观永续、传承的税务筹划和法律咨询成为今天家庭传承领域谈得最多的四类话题。做好这些才能实现每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活力和延续,未来商业银行应围绕家庭传承的新内涵和新需求提供更多综合服务。
反哺“大家”助力个人财富实现社会价值。有国才有家,让个人财富实现社会价值的慈善理念在国内正悄然兴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极大地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目前,商业银行正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中,尤其在帮助高净值客户推动慈善、实现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群众步入一段新的征程。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的愿望,也是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两个主题、一个方向,在新经济格局下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 张晓哲)
","content_hash":"e245ba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