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报季来袭,截至3月29日,A+H股共有18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去年的业绩情况,包括7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3家国有大行及2家农商行。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2021年,18家上市银行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少数银行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增幅不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甚至出现下滑态势。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上述18家银行持续压降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全部有所下滑或是持平,3家银行该项指标降至1%以下,另有9家上市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的“双降”。
但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陡然上升,在披露房地产不良贷款率的13家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数据较2020年末回升。专业人士表示,房地产贷款业务存量规模巨大,在去年下半年剧烈的市场波动下,超出了银行业普遍对地产发展的阶段性预期,从而导致大量违约或者已经实质违约的状况。
息差收窄态势不减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齐增
挥别2021年,银行业普遍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单,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告别2020年整体净利润下滑的状态。
截至3月29日,14家A股上市银行、4家H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年度报告。2021年,18家银行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15家银行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不过,营收增速普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据财经网金融梳理,18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但营业收入方面,仅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张家港行及晋商银行的增幅超过10%。
营收增长有限与息差收窄趋势下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有所关联。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截至2021年末,已披露年报的18家银行的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行,其中渤海银行的净息差由上年末的2.35%下降0.63个百分点至1.72%,下滑幅度最大。城农商行整体降幅也较为明显,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张家港行的净息差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0.34个百分点、0.31个百分点、0.31个百分点。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解释道,近年来政策面引导银行对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2020年始的新冠疫情加强了政策执行力度,而存款获取难度和获取成本也在增大,导致净息差处于下滑态势,这是银行业的新常态,上市银行披露的信息表现出了这一趋势的发生。
江西银行在年报中也表示,净利差及净利息收益率下降的主要是受资产市场收益率下行影响以及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多措并举让利实体经济,从而导致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受息差收窄影响,部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幅不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甚至出现下滑态势,在营收结构中的占比也有所缩小。
数据显示,2021年,渤海银行、民生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江西银行、中信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1.79亿元、1257.75亿元、76.46亿元、44.30亿元、87.62亿元、1478.96亿元,分别较上年末下滑11.58%、6.99%、6.15%、3.94%、3.22%、1.74%。
其中,青岛银行、江西银行、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较上年下滑了8.6个百分点、9.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苏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也仅是微增了0.1%,占营收比重下滑3.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各大银行“马不停蹄”的发力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较快。其中,泸州银行实现手续及佣金净收入0.57亿元,较上年末大增1029.20%;江阴银行、苏州银行、中信银行及江西银行分别实现手续及佣金净收入1.38亿元、12.22亿、358.7亿元、6.99亿元,同比增速均超过20%,达37.84%、29.37%、24.39%、20.85%。
另外,多年来盈利一直较为依赖利息净收入的张家港行,2021年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扭亏为盈,从2020年末的-0.1亿元增至1.24亿元,同比增幅达1370.16%。据其年报显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增长253.49%,而该项手续费的增加是代理理财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2021年,各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代理理财手续费增速普遍较高。比如,平安银行代理理财收入同比增长74.4%;苏州银行代客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63%;光大银行理财服务手续费增长57.90%;招商银行代销理财收入同比增长53.69%。中信银行也表示,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增长87.63%,主要是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所致。
廖鹤凯解释称,代理理财业务收入大增主要得益于居民财富的增长和银行代理理财业务的发力,反映了银行业务转化与市场契合度较高,适时引导并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
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绝对主力,数量占比高达99.23%。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回升 核心一级资本承压
2021年,各大银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8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全部呈现下降或持平趋势,资产质量向好。其中,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2%,较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降幅最大;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创近八年新低,下降了0.16个百分点至0.91%;还有两家不良贷款率不及1%的银行分别是厦门银行、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从0.98%、1.17%降至0.91%、0.95%。
不仅如此,另有9家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的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苏州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泸州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双降”。2021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指出,去年该行资产质量迎来“转折点”,不良量率十一年来首次双降,资产质量的诸多指标全面向好。
资产质量改善的同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化明显。在已经披露年报的18家上市银行中,招商银行、张家港行及苏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已跃至400%以上,分别达到483.87%、475.35%、422.91%,其他大部分银行也在不同程度的加大拨备力度,但渤海银行、晋商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下降了23.17个百分点、9.29个百分点至135.63%、184.77%。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2021年,多家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陡然上升。据财经网金融梳理,在披露房地产不良贷款率的13家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数据较2020年末回升,仅交通银行、泸州银行这一数据下降了0.1%、0.46%。
截至2021年末,晋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0.28%升至10.29%,增加了10.01个百分点,在11家银行中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苏州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1.36%升至6.65%,增加了5.39个百分点;江西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1.90%升至4.50%,增加了2.60个百分点。
晋商银行表示,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的影响,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信用水平承压,违约风险增加。
廖鹤凯补充道,近年来政策不断坚持并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去年房地产泡沫经历一次集中压缩的过程,头部房地产公司陆续出现资金链问题。房地产贷款业务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业的主流业务之一,存量规模巨大,在去年下半年剧烈的市场波动下,超出了银行业普遍对地产发展的阶段性预期,导致了大量房地产贷款存量业务面临违约或者已经实质违约的状况。
资本充足水平方面,在披露年报的18家上市银行中,有4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上年下滑,10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下滑,12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下滑。其中,光大银行、苏州银行、泸州银行、江阴银行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全线下滑。
就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8%,以此来看,有14家上市银行该项指标未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廖鹤凯指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又没有同步补充资本的话,会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大部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与政策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有关,另外还可能与相关银行去年风险资产增加较多较快有关。
【作者:钱晓睿】
","content_hash":"528f08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