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梅丹
日前,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共提出31条具体意见。
其中,杭州、嘉兴、台州、温州、丽水、宁波、湖州、衢州均领取了“示范任务”。任务中,有我们熟悉的科创金融、小微、普惠、乡村振兴等词汇,也出现了一些如碳账户、转型金融这样的新词。(此前报道《“金融31条”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多个地市领取示范任务》)
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样的新金融服务理念?将带来怎样的服务新场景?今天,我们就从“碳账户”和“转型金融”聊起。
在衢州,“碳账户”已是寻常见
领取“探索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路径”任务的是衢州。一个任务,两个新词,“碳账户”和“转型金融”将给衢州带来什么?又将由衢州带给浙江什么?
衢州,四省边际,同时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达72%。在这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城市,这几年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却走在了全省前列。2014年,衢州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绿色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市”,2017年6月,又正式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衢州绿色金融发展又汲取了新动力,动力来源就是“碳账户”。
“碳账户”这个我们现在觉得还有些许陌生的词汇,在衢州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平常名词。
截至去年10月,在金融领域,衢州碳账户贷款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而今年,衢州人行相关人士透露,该市碳账户相关贷款有望实现200亿元,其中,个人碳账户贷款可达到20亿元。
那么,碳账户到底是什么?
记录碳减排量,金融与它擦出火花
什么是碳账户?简单而言,它是一个记录碳减排量的账户。衢州人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碳账户的建立,使得消费主体的减排行为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碳账户与金融的结合,让它能跟经济发展实现紧密互动。想要深入了解碳账户金融,我们不妨将它拆分为“碳排放e本账”“碳征信e报告”“碳政策e发布”“碳金融e超市”和“碳效益e评估”。这也正是衢州围绕碳账户金融打造的“5e”闭环体系,这个体系让碳账户金融在衢州的落地顺畅而有序。
碳账户e本账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核算、评价三个环节,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平台,全面系统记录主要经济主体的碳排放,进而形成一套数据准确、核算科学、评价客观的碳排放e本账。据介绍,在这个平台上,企业能耗数据可实时连续监测,以15分钟为频率实现自动化采集。
截至目前,衢州碳排放e本账已覆盖2376家工业企业、845家种养殖大户及有机肥生产企业、92家能源企业、109家建筑主体、55家交通企业、233万户社会居民。
碳征信e报告,是将碳排放e本账中的碳排放信息转换为金融的语言。金融机构获得企业授权后,就可查询企业的碳征信报告,明确支持和限制的对象。同时,还可根据实时数据,对企业进行贷前、中、后碳效分析,动态评估企业项目,为差异化信贷政策、风险防控提供一句。目前,衢州已有超3000家企业有了自己的碳征信报告。
碳政策e发布,则是从政府政策、金融管理政策、金融机构三个层面实时更新发布碳政策,如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信息。
碳金融e超市则汇集了“低碳贷”“减碳贷”等金融产品,供企业选择。银行收到企业需求后,在线受理,企业可实时查看进度。
碳效益e评估,则用于客观评价金融工作和政策实施的成效。
2021年10月,来自衢州的这一套“5e”碳账户金融,纳入了浙江省首批数字政府系统“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项目,并入选“最佳应用”。
企业与市民,受益面日趋广阔
依托碳账户,衢州当地的很多企业都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更低的利率,更快的审批,让企业的步伐越走越绿。
衢州江山的一家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去年投产了一个“零碳牧场”。项目以一座9层的高楼猪舍为核心,“楼房猪舍”采用双夹层保温、全漏粪系统、自动喂养等技术,实现了养猪、排泄物加工、病死猪热能无害化处理等一站式养殖。据测算,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2872吨。
减排的预期,给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根据e本账测算,企业的碳征信为深绿。去年7月,江山农商行为企业新增2000万授信,并且在利率上降低了100个基点。
向天蓬这样的融资经历,正在衢州越来越多的企业身上发生。当然,企业之外,衢州的市民们也在体验着碳账户带来的便利生活。
据衢州人行相关人士表示,衢州率先建立了个人碳账户体系,在完成居民用水、用电、公交等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还将数据采集范围延伸到了垃圾回收、线上政务等场景。
同时,碳账户的金融应用也由贷款向保险、云闪付延伸,将个人碳账户积分纳入衢州信安分计算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系统与个人碳账户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个人碳积分的正向激励措施,引领居民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截至2月14日,个人碳账户发放贷款3937笔、金额10.9亿元。自个人碳账户建立以来,累计减少个人碳排放9510吨。
尚未定义的“转型金融”
搞清楚了碳账户,也知悉了碳账户金融的作用后,我们来聊一聊转型金融。
转型金融确确实实是个新词,有多新?百度百科上还没有关于它的定义。衢州人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国际上,转型金融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转型金融指的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手段。“衢州这一块有非常好的基础,就是依托碳账户体系来解决金融支持谁服务谁的问题。”
记者从一份《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工作论文)里查询得知,目前,市场上对于“转型金融”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但是,所谓的转型主要瞄准的是像水泥、钢铁、航空等“难以减排”的行业,以及不能达到低碳经济要求的行业,如化石燃料发电等。
这样的说法,与湖州人行相关人士给出的解释相符。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源地,湖州的绿色金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诞生了40多项第一或率先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且引导了一系列绿色标准。
但是在这过程中,湖州的绿色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我们做绿色金融,高碳企业不易进入,但是转型金融将主要面向高碳企业,帮助这些企业进行降碳。”湖州人行相关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湖州在“转型金融”领域已有行动。据悉,在人民银行研究局和杭州中支的指导下,湖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深化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系统地规划了区域性转型金融发展路径,为金融机构实践探索提供政策支撑。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湖州市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召开转型金融工作部署会议,在全市部署落实,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响应。
据透露,湖州将组织全市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探索这一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长兴有众多水泥、建材和纺织行业,转型需求比较大,我们将支持长兴县率先探索县域低碳转型创新实践”。
那么,站在“转型金融”新起点,具有碳账户先天优势的衢州,要如何完成“探索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路径”的任务?已经有所行动的湖州,又将如何在“转型金融”中走出一条更绿的发展道路?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content_hash":"d3b5d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