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 综合报道“大学生由于因缺乏社会经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加上欠缺基础金融知识和风险责任意识,近年来已经成为校园贷、套路贷等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许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个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在校大学生一直是我们金融教育关注的重点人群。”9月14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王江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日,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新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1“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于9月14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成功启动。
2021“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于在电子科技大学成功启动。
王江渝介绍称,本次在9月开学季举办“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活动,旨在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和救助帮扶,提升当代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辨别校园金融诈骗的能力,全面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
王江渝还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普及金融知识为己任,推动建设“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的金融宣传全网格,帮助人民群众“懂金融、用金融、信金融”。
一是持续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对不同群体反映出的素养水平及金融知识需求差异状况,重点聚焦农村地区及“一老一少”金融需求,因人施策,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扎实推动3月“金融消费者权益日”、6月“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和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集中性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开展了“护航青春·阳光校园”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红色金融史,开展了“忆昨天--回望党的百年征程”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着眼农村群体,开展了“萤火虫·农民金融夜校”“我为群众办实事 千场金融微电影进乡村”活动等等。聚焦“一老一少”,开展了“财智少年 善建成长”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关爱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生活”公益体验活动等系列活动。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辖400余所院校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等不同形式,开展了“保护个人信息”“反网络电信诈骗”“珍爱征信记录”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与省教育厅的合作,探索建立定期推送金融教学视频合作机制,努力推动构建“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格局。丰富宣传载体,拓展宣传半径,如打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线上宣传作品库,公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作品库中13个栏目、842件优秀作品。稳步启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讲座、现场模拟体验、直播、有奖问答等方式,示范基地每月定期开展公益性、多样化、体验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开展金融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推进金融知识进校园工作方面,王江渝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诚信教育为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分层着力、因城施策地大力推进金融知识从进校园逐步过渡升级到进课堂、进课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四川省来自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大中小学校的各类“金融志愿者讲师”人数已超过400人,共计337所大中小学开展了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教育活动,160余家院校将金融知识纳入固定教学内容,覆盖学生22.03万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ntent_hash":"4a5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