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多项重磅文件接连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发布,大湾区迎来新形势、新变化。湾区金融业如何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持续推动自身的金融改革创新,在先试先行中服务实体经济,为湾区发展注入澎湃金融动力?南都记者近期对银行、保险及金融科技等相关行业开展深调研,实际了解广东金融业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各种努力。
今年,是南都“金砖奖”第10年,也是“金砖奖”前所未有的升级改版。从今天起的3个多月里,金砖奖奖项申报、各级评审和线上互动将有序展开。岁末,我们将迎来大型论坛暨颁奖盛典。在此期间,我们还将推出多期主题特刊,今天推出第一题《湾区金融深调研》。
上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两个合作区方案悉数出炉,再一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勾勒出壮阔蓝图。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经济层面来看,大湾区“9+2”的GDP约为11.6万亿元,总量约占全国的11%。根据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预测,2020年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将赶上东京湾区,2030年将超过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首屈一指的湾区。
对于保险业而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是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更是助力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近年来,保险业一方面通过产品端的升级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目前我国重疾险保单占到全球的80%。”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贾飙表示,重疾险是保险业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服务人民健康保障需求的重要体现。
去年11月初,《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正式发布,并首次新增了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湾区专属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保险产品的定价主要是按照风险发生率来定价的,对人身险来说,定价基础是生命表,健康险定价的基础是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指出,“过去全国都使用统一的表来定价。中国银保监会为了支持大湾区保险业的发展,为了服务大湾区人民,同时也为了对接香港、澳门的一些产品,我们专门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的重疾表,在大湾区做重疾险等健康险险种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表来自主定价。”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十余款湾区重疾险主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发病种如鼻咽癌、食道癌等进行重点保障;在保险期限,亦已涵盖一年期、长期、终身保障多种保障周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保险需求。此外,跨境功能亦成为部分湾区重疾险的一大创新点。
“得益于大湾区重疾发生表所带来的变化,我们的大湾区专属重疾险赋予了一项创新功能。”新华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马峰表示,新华人寿所认可医院的专科医生和香港及澳门地区的注册专科医生确诊初次发生合同所指的疾病,满足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均可理赔。
根据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已有9家公司16款湾区专属重疾险及跨境医疗险上市,累计为超过2万名客户提供健康及跨境医疗保险保障500亿元。
除此以外,在推动重疾险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上,粤港澳大湾区亦有所尝试和突破。
今年年初,深圳专属重疾险正式发布,成为深圳市为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量身打造的新型重大疾病类产品。深圳市医保局表示,深圳专属医疗险(包括专属团体医疗险和专属重大疾病保险)和市场上其他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在保障内容、保费标准等各方面都比较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专属重疾险除了中国居民,在深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持非中国居民身份证人员也同时可以投保,包括港澳台居民、外籍人员等。
跨境资金、产品、服务等要素的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太平在中国保险学会年度立项课题《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中就指出,“从提供社会经济风险保障来看,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从畅通区域内资金循环来看,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则是加快粤港澳区域间资金流动的重要一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不断加强,三地居民的交流来往日益密切,粤港澳大湾区对跨境医疗险以及跨境机动车保险的需求日益明显,需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承保、核保、查勘、理赔等一揽子服务。
据了解,广东银保监局深化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合作,推进跨境车险服务试点,截至今年上半年辖内保险机构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2.6万辆,出具交强险保单2.53万份,加快推进跨境车险“等效先认”。中国太平2020 年全年为 9598个跨境车辆客户提供保险服务,提供共计1798亿元以上的保险业务,以满足客户“一次投保、三地畅行”的需求。
在跨境医疗险方面,自太平人寿于2019年“落地”国内首款大湾区跨境医疗保险以来,中国人寿、太保寿险等保险机构亦纷纷开发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打通境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港澳就医服务。
除了在产品端创新优质的保障服务,各大保险机构还充分提供资金支持,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十三五”期间,保险资金在穗投资余额累计超过4000亿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广东省(不含深圳)保险资金累计投资金额突破1.3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5%。
除了通过一级和二级市场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方式外,各家保险机构近年来发挥资金长周期优势“赋能”实体经济,通过另类投资的方式,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重点投资轨道交通、港口、高速公路、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支持当地重点企业发展。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精准切入,多点多面立体结合,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积极推动“险资入粤”逐步加速向大湾区布局,支持“两新一重”等建设。
截至2020年末,中国人寿新增大湾区区域投资146亿元,存量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相关的“险资入粤”项目包括向广州基金、广州开发区基金出资170亿元,国寿越秀信托计划67亿元,投资项目包括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及产业园区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人寿还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中心,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就地就近开展投后管理。
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平安人寿通过债权计划、信托计划,为广东省高速公路、核能、会展中心、人才安居房等项目投资160多亿元,有力支持大湾区经济建设。同时,平安人寿还以战略配售的方式,投资广州广河公募REITs 9.02亿元,投资额在首批参与的保险资金中排名第二,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大湾区的投资总额合计303.7亿元。”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此前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寿险资金的长期稳定优势,积极投资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重大项目及重点企业,积极服务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此外,广东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4月,人保财险再次成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的首席承保人。而在此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港珠澳大桥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投保金额高达278亿元,刷新了内地单个工程保险标的纪录。
据悉,人保财险已针对大桥风险特征较工程期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迅速将服务重心从防灾防损和事后赔付调整到通过 “保险+科技”赋能客户实现风险减量管理,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做了可保风险标准体系建设项目。
此外,截至2020年末,中国平安已累计为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投放保额超5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广东(不含深圳)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05.06万亿元,同比增长35.96%。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content_hash":"1481a3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