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9日,“第六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金融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金融探索”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金融行业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金融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本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绿色金融”成为与会嘉宾们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说,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体现在绿色的发展。
“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灾害对经济所带来的风险挑战,我们更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生态作出贡献。所以金融本身要绿色发展,同时以金融的绿色发展来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王兆星说。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2060年中国要努力实现“碳中和”,并且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说,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金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现在的“绿色金融”跨越到“零碳金融”。
朱民说:“中国的绿色金融是全球领先的,2021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有13.92万亿绿色贷款,全球第一。但是整体而言,绿色融资占总的社会融资的比重只有4.6%,绿色债券存量占规模债券存量2.93%,整体规模还是不够。绿色主要是从污染出发,零碳是全面的整个的工业和社会的根本结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从绿色走向零碳特别重要。”
除了发展“绿色金融”之外,“金融数字化”也是本次论坛的关键之一。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宝新说,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运作载体,金融机构应当从国家战略高度来理解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数字化手段,提升推动实效。
黄宝新表示:“金融业的发展将以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加强金融科技监管、数字普惠金融为发力点,以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共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此外,王兆星指出,数字化转型应该在综合国家安全、用户权益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数据的资源,同时强化金融数据的管理,做好信息的保护工作。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消费金融业态作为金融业中的“技术派”,正在不断满足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和老百姓的日常金融需求。在本届论坛上,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探讨也成为一大亮点。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齐晔说,“提升金融消费者体验”是消费金融业态助推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之一,金融机构应该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升金融机构的治理能力。
齐晔认为:“全面再造管理能力,加快构建敏捷组织,并建立系统化的流程机制,形成动态循环的体验改善闭环;可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模型快速迭代,洞察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创造多元需求的应用场景;应与消费者共建共生,打造金融生活生态圈,让消费者站在‘C位’,化身他们的生活同行者。”
","content_hash":"bb4e84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