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12月12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表示,制度性开放主要强调要构建与国际金融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对于大湾区来说,三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差异较大,为探索应用制度性开放提供了天然的舞台。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发表主旨演讲。
童士清认为,未来大湾区金融的制度性开放就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先易后难、重点突破,而后求同存异,共同前行。在三地适用的制度之间建立起畅通的桥梁,采取多种方式、多条路径最终达到制度性开放的目的。其中,有以下三种方式值得重视。
一是规则的互认共认,互认意味着粤港澳三地可以在不改变本身制度的前提下,直接认可对方的规则,不需要顶层设计或者国家层面的制度修订,这是减少制度交易成本的最好的方式。
“现在大家非常关注征信产品互认问题,在三地评级制度和评级体系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可以通过建立征信产品和信用评级监管互认机制,使征信和信用体系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统一使用。此外,金融人才的资质互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童士清说。
童士清表示,第二种方式是制度的相互借鉴。一方面,香港是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很多规则与国际高度接轨,内地可以借鉴,比如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的政策改革,就是借鉴了香港等地的先进制度经验,另一方面,大湾区内地的金融创新非常活跃,尤其是金融科技、移动支付等领域走在全球的前列,港澳也可以借鉴这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业态。
第三种方式是制度的驱动融合,对于不同的金融制度规则,如果粤港澳能够形成共识,就可以将驱动的方向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对一些新兴的金融制度尚未建成的金融业态,粤港澳三地可以及时的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制定统一的规则,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方案。
“既然推动粤港澳金融从合作到融合再到迈向一体化,有很多重要的课程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比如货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共同构建跨境支付体系、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金融法治体系的融合借鉴等等,可以先由学界开展研究,推动形成共识。”童士清说。
","content_hash":"43b18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