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锤定音,中国叩开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也吹响了我国全面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号角。
20年间,中国已从入世之初的跟随者转变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20年来,中国履行了加入之初的承诺,稳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和公开上市;取消和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对外资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速,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积极进展。
20年的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实现金融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展现出强大韧性,中国经济逆势增长。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3%。
股份制改革让银行业“涅槃重生”
加入WTO后,银行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起点。中国银行业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大型国有银行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和公开上市,实现了“涅槃重生”。此后,中国银行业迈入了发展新阶段。
作为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近日回忆称,回顾20年前,银行作为国民经济改革发展融资的主渠道,间接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但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质量下降问题严重,中国的银行业被西方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
正式加入WTO时,金融业作为保护类产业,存在5年过渡期。其间,市场各界对中国银行机构的竞争前景普遍担忧,银行体制改革滞后问题引发关注。2002年起,工农中建四大行开始着手股份制改革,由此开启了中国银行业现代化的进程。
“实践中,几家国有银行‘因行施策’,选择了不同的股改方案,但基本都达到了打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的改革目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变革、不良资产处置、吸引国外战略投资人等多项重大改革步骤,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和经营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地支持了我国入世之后的经济快速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通过比较工、农、中、建四大行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13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发现,近年来四大行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与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明显缩小。
变化之一,体现在银行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据银保监会数据,2003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为27.66万亿元,而到2021年10月末,银行业整体规模已经达到332.97万亿元,增长了12倍,在近20年的时间中维持了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
数据还显示,2003年,银行业整体利润为322.8亿元,2020年则增长到2.26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业所有者权益从2003年的1.06万亿元增加到了22.63万亿元。在拨备方面,2002年末,中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为6.9%,风险抵补能力极低,但到2021年9月末,该指标为196.99%,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在曾刚看来,加入WTO前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模高速增长;二是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三是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四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曾刚强调,中国银行业巨大变化的发生根源于行业内部和宏观环境两个层面。内部来看,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优化了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起了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了银行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而在宏观环境方面,由入世所触发的中国经济腾飞,导致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银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金融开放潮流滚滚向前
当然,加入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信号不断释放,金融开放的潮流正滚滚向前。银行业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开放程度一直备受关注。
稍早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直非常谨慎。但随着我国金融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自201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进一步加速,在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取消和放宽外资持股比例,放宽外资机构业务准入条件,随着金融开放配套实施细则的不断出炉,市场对待开放的态度也由曾经的“狼来了”到如今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近年来,外资银行保险在华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5家外资银行分行和139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30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73万亿元。
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也彰显出对中国市场的积极展望和信心。2020年以来,摩根大通、英国巴克莱银行、美国纽约梅隆银行分别向其在华机构增资15亿元人民币、7.1亿元人民币、6亿元人民币。
外资银行业机构的进入,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曾刚表示,尽管外资机构占比不高,对国内银行并未形成大的竞争压力,但外资机构较为成熟的经营理念、较为突出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在局部市场(如零售银行、交易银行、财富管理、跨境银行服务等)的经验和能力,也给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在外资银行走进来的同时,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也明显加速。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约22家中资银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超过千家分支机构。
曾刚表示,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国内居民部门金融资产配置全球化的需要,以及国际投资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我国在不断推进QFII、QDII、“港股通”、债券通等创新基础上,近期还推出了“跨境理财通”,进一步拓宽了银行理财客户双向投资的通道。所有这些,将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对此,中国银行业应主动抓住中国居民财富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的机遇,提升全球资产配置和管理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积极
在“入世”初期,市场对“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完全走向市场化存在诸多质疑。20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时间追溯至2005年7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此后,在经历了2007年、2012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调整,人民银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在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速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在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2009年至2015年期间,人民币国际化大幅提速,并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银行顺势而为,逐步放松了人民币在跨境使用中的限制,与33家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2015年,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的认可。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重点转向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并不断完善跨境支付的基础设施。在2014年推出“沪港通”的基础上,2016年和2017年又分别开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境外主体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分别达到36万亿元人民币和3.9万亿元人民币。同时,2018年CIPS系统(二期)上线,2021年11月CIPS系统参与者达到1253家。
谈及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展望时,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9日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研讨会”上指出,一是,人民币国际化要继续发挥离岸市场的作用;二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三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做好家庭作业,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content_hash":"9b2183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