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如何才能更快突破?实现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关键。
三者中,金融起着资源调动和助推发展的作用。近年来,监管高度重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监管举措,强化监管引领,推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收到明显成效。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推动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努力实现科技企业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支持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鼓励适当提高科技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目前,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相比,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要让金融和科技能够“相互看见”“相互看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日前指出,科技、产业、金融这三个领域,很多优秀成果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相当于“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要“看见”科技成果,要“看懂”并能评估科技成果的潜在市场价值。
在他看来,绝不能仅将两个世界的专家聚在一起各说各话,而是需要双方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用对方的语言和逻辑讲自己世界的故事,需要跨界的专家、机制和平台,特别是需要获得双方信任的负责人的介绍、评估和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分辨真伪、发现价值。
反之则会出现很多问题。最普遍的就是,当某一行业获得政策大力支持时,就会出现各方一哄而上运动式发展相关产业的情况。其中难免存在鱼龙混杂、浑水摸鱼者——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员或企业,目的只是获取银行低息贷款或财政补贴等政策红利。
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分辨能力,否则不仅会造成信贷资金的浪费,也无法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content_hash":"6ff417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