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周三表示,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叠加新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会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常态化的小冲击,但不会出现类似2020年3月的“金融大动荡”。
他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办的一场直播活动中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当前美国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质量均好于2019-2020年,同时,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也远较去年3月时来得充裕。
去年3月,由于美国国内新冠疫情暴发,消费、就业受到冲击,恐慌情绪蔓延,而石油价格战导致的油价下跌更是加剧了这一情绪,能源板块大跌,进而引发美股崩盘。3月9日、12日、16日和18日,美股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出现了四次熔断,创历史纪录,美国三大股指“蒸发”超过10万亿美元。
王晋斌指出,从居民部门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9.2%,和2020年二季度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企业方面来看,2021年一季度,美国非金融公司债务服务比例(DSR)即净利润与债务的比值,比2019年底下降了1个百分点;非金融公司债务占GDP的比重为58%,比2019年底上涨了5个百分点,虽然企业杠杆率有所上升,但由于筹资成本低,偿债压力和过去相比反而有所下降。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王晋斌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极其充裕,因此不太可能出现连续较大幅度地调整。
“货币政策的转向不代表流动性不充裕,跟去年3月之前的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比起来,今天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是很充裕的。从2020年到2021年,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这5家央行报表增加了11万亿美元,所以流动性充裕就不可能有大的危机,只有在流动性不充裕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大的危机。”他说。
以美联储为例,他指出,新冠疫情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4.24万亿美元,现在是8.7万亿美元,所以即使美联储现在不提供流动性,边际量不增加,但只要不缩表,市场流动性还是非常充裕的。
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开启缩减购债计划(Taper),每月缩减购债规模150亿美元,其中,国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减50亿美元,预计将在明年年中之前结束购债。
不过,王晋斌说,由于新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Taper给金融市场带来“小动荡”将是常态。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当地时间11月26日举行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两天后,世卫组织在致194个成员国的技术简报中称,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很高。
“这种冲击导致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瞬间发生了变化,但是可以看到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修复还是很快的,比如全球股市的表现,全球的油价都是有所反弹的。”他说。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经历了上周五的暴跌后,本周一显著反弹。 北京时间11月29日早盘,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2022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8%,2022年1月交货的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幅4.2%。
","content_hash":"c4a079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