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近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有很多发挥空间,央行下一步在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推进。
传统观点认为,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起到总量调控的作用,而共同富裕重点涉及的分配机制,则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此外,金融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领域,而分配机制的调节,则更有赖于政府有形之手对市场秩序的适度介入与纠偏。
这类观点在很多过度迷信市场的国家颇为流行且实际充当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论支撑。而中国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表明,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可以开展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
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可以大有作为,依据在于:
首先,中国的金融扶贫实践,已经为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打开了思路,积累了经验。数据显示,仅近5年间,中国的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9000万人次。在金融扶贫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突破,有效地激发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金融独有的“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
其次,中国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断创新实践过程中,已经有效突破“总量调控”思维窠臼,定向操作的工具储备已相当完备。如2014年多次进行的定向降准,再如更具靶向的普惠金融、绿色信贷政策等。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央行第一时间设立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其后又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等。这些定向操作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且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政策支持的同时,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对流动性溢出的合理管控,如在房地产领域,上半年新增房地产信贷占新增信贷的比重回落至18.9%,同比下降了6.5个百分点,显示出“精准滴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三,共同富裕指向的分配机制问题,是不可能脱离宏观框架单独求解的。譬如,从全球层面来看,收入与财产分配失衡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抬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则明显加剧。而探究这种不合理现象的背后,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是不容忽视甚至是最关键的推动因素,因为廉价的资金供给主要为富裕阶层所利用,而多数人却要为此承担通货膨胀、房价上涨、资产泡沫破灭等宏观政策失当的代价。
所以说,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再出发征程中,中国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并且必须承担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相信面对这个重大使命,中国的金融部门一定能继续创新实践,实现更大作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7期)
","content_hash":"64c5ea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