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科任
“谁把握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构筑了国际战略竞争优势。”日前,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的发言一语中的。我国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奔赴产业前沿。多位与会者建议,应大力发展权益类融资,进一步丰富金融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产业倾斜。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需要国际化的创投环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创投集聚区,围绕优化创投机构落地、加大长期资本支持、创新募资投资模式、加大项目收益和募资奖励、开展私募股权转让、落实税收优惠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优化北京创业投资发展环境。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展望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方向,纷纷出台系列政策,并采取积极行动,将未来产业培育作为引领和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胜之道。”邵新宇指出。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未来产业将朝着智能化、绿色低碳、增进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其有望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为虚拟制造、模拟医疗等提供场景丰富、互动及时的平台环境,从而催生出新兴产业。
邵新宇表示,未来产业高度依赖于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是未来产业培育的本质特征,要围绕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科技需求,整合产学研各方创新资源,广泛调动科学家、产业界专家等各方力量参与。同时,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强、不确定性高,从实验室前沿技术突破走向市场,需要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政策制定者协同互动,需要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支撑。
创投机构瞄准“硬科技”赛道。“过去创投机构关注重点主要是回报率高、上市预期明朗、退出渠道明确的各类风口,包括互联网、共享经济、消费等领域。最近几年,创投机构关注点逐渐转向新能源、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先进制造、半导体等领域。”君联资本副董事长陈浩说。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较强,创新意愿足,长期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有利于弥补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
贾敬敦认为,科技创新是一项长周期活动,要培育或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确实要充分发挥金融的力量。从全球创新实践来看,许多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背后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一般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都是风险投资活跃区。
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中关村有一句话,我们的科技企业起于技术创新,而成于金融创新。”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说。
陈浩指出,“中小创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市场风险高等问题,亟需一个能提供与其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融资市场。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作为创新最前端的支持者,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能够更广泛地支持和布局创新企业。”
为更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中信建投证券总经理李格平表示,总体来讲,国内创投公司的投资比较偏中后期,更多还是用Pre-IPO的业务模式,这对企业诞生初期提供的支持比较少。此外,国内债券品种不够丰富;创业企业无形资产会更多一些,但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抵押,可能还没有形成共识和市场。
股权投资要在创新资本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依赖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北交所副总经理李永春表示,设立北交所将进一步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上交所监事长潘学先表示,将持续深化科创板改革,促进科技和资本有机结合,支持和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企业规范运作、做大做强。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表示,将发挥好深交所相关技术平台系统功能,推动平台服务不断向国家战略急需的创新领域下沉、延伸,积极促进投融资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创新潜力。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content_hash":"df0df123